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1997年,Delecluse等报道了16例原发于口腔的伴有特殊免疫表型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15例患者HIV阳性,首次提出了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Lymphoma,PBL)这一概念,其肿瘤细胞表现为类似于B免疫母细胞的大细胞弥漫增殖,同时表达浆细胞相关抗原。2008版的WHO淋巴及造血系统肿瘤分类将其划归为DLBCL的一种罕见亚型。PBL好发生于HIV阳性患者,好发部位为口腔,近年来,逐渐出现原发于口腔外且HIV阴性的PBL。PBL是一类罕见的高度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Castillo等通过PubMed/MEDLINE检索了1997年1月至2009年8月全世界各种语言的PBL病例报道,共搜集了228例,其中HIV阳性患者157例,HIV阴性患者71例。Kim等于2009年报道了6例韩国PBL患者,均为HIV阴性。相比之下,PBL在中国极少报道,仅有的散在病例报告尚不足以得出中国PBL病例的特点。本研究首次对11例中国PBL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细胞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的特点、EBV感染情况以及MYC异常发生率。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11月1日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血液科收治的PBL患者为研究对象,调取该11例PBL患者的存档蜡块。1.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症状、原发部位、累及部位、骨髓受累情况、临床分期、HIV、HBV感染情况、原始疾病、免疫状态、初始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采用Ann Arbor-Cotswolds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根据修订后的Cheson等的淋巴瘤疗效标准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2.对病例标本进行如下处理:HE染色,首先脱蜡及水化,其次染色;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两步法,步骤依次为脱蜡及水化,抗原修复,抗体修复,显色、染色及成相。肿瘤细胞的阳性判定标准为:阳性率大于30%为阳性,小于10%为阴性,介于10%到30%之间为弱阳性。3.采用EBER原位杂交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EBV。对病例标本进行如下处理:脱蜡及水化,蛋白酶K消化,杂交,信号放大及染色。4.应用FISH技术,通过MYC基因断裂探针检测MYC的异常表达。步骤依次为:切片的预处理,变性,杂交,切片洗涤,检测。随机计数100个肿瘤细胞,判定MYC基因重排和扩增的阈值分别为3%、6%。研究结果:1.全组11例患者,男性7例(63.6%),女性4例(36.4%),男女性别比例为1.75:1。中位年龄51.4岁(24岁-76岁);临床分期为Ⅰ期1例(9.1%),Ⅱ期1例(9.1%),Ⅲ期2例(18.2%),Ⅳ期7例(63.6%),出现B症状的共5例。11例患者的原发部位总结如下:口腔(1例),淋巴结(3例),椎管内肿块(1例),副鼻窦(1例),喉部(1例),乳房(1例),肾上腺(1例),阴道残端(1例),软组织(1例);之后累及部位总结如下:淋巴结(4例),骨髓(4例),肝脏(3例),骨(2例),脾脏(2例),肾脏(2例),眶周(1例),肾上腺(1例)。2位患者在诊断PBL前患有原始疾病。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1.9个月-41.0个月)。11例患者HIV均为阴性;HBV阳性仅为1例(9.1%)。11例患者中,有9例在确诊后接受了治疗,1例患者接受了hyper-CVAD方案治疗,8例患者接受了CHOP或CHOP样(CHOP-like)方案治疗,初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8/9),其中,8例患者获得PR,1例患者结束治疗后,病情迅速进展,为PD。随访结束时,1例带病生存,6例死于原发病,4例失访。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2.镜下,肿瘤细胞表现为圆形至椭圆形,胞浆丰富,核偏位,核仁明显,核周空晕有时偶见,背景浸润的细胞中含有小的成熟淋巴细胞,可见凋亡小体及巨噬细胞,可见星空现象。所有病例均表达至少1种浆细胞抗原且不表达B细胞抗原CD20。此外,一部分病例不表达其余B细胞抗原(PAX5:9/11, CD79a:6/10)。对于生发中心的标志CD10,8例(8/11)表达阴性。在6(6/11)例CD30阳性病例中,1例为弱阳性。8(8/11)例患者CD56阴性。5例(8/11)例患者CD45阳性,其中2例为弱阳性。所有患者均为ALK阴性,Ki67增值指数均超过60%(平均增殖指数为73%)。3.11例患者的中共有5例(5/11)为EBER阳性,故EBV感染率为45%。4.11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存在MYC异常,1例为MYC扩增,1例为MYC重排。结论:1.本研究的11例中国PBL患者与文献报道的西方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特点:发病时多处于临床晚期;对化疗敏感,初始治疗具有较高的总有效率;具有高度侵袭的临床过程,病情进展迅速,生存期短;发病部位多样。不同之处在于本研究的患者发病与HIV感染以及免疫抑制无明显联系。此外,本研究还报道了首例发生于阴道残端的HIV阴性PBL,因此,在对阴道残端肿瘤进行诊断时,阴道残端PBL应纳入鉴别范畴。2.11例患者显示出PBL典型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3.中国患者EBV的感染率略低于西方国家的患者。4.中国患者存在MYC异常,发生率低于西方国家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