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是一种严重的、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疾病。虽然心脏传导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多种多样,但对于引起严重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心脏起搏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样的药物控制不佳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力衰竭并需要房室结消融来控制心室率的患者同样需要植入起搏器治疗。而传统的右心系统起搏器植入已被证实会带来左心同步性降低,左心功能减低,瓣膜反流程度增加,心衰发病率升高,住院率及死亡率增加的情况,而且传统的右心起搏位点,如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并不会带来这些病理生理改变的减少。双心室同步起搏方式虽在传统的起搏方式上有所改变,但由于手术过程相对复杂,费用高昂,以及部分患者患者对起搏器无应答等问题,在合并心衰的患者中应用始终受限。晚近,对于起搏位点的探究始终没有停止,希氏束区域的起搏由于其生理起搏的特性,近年来广受关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相较于传统的右心系统起搏,希氏束起搏可以改善心脏收缩同步性,降低起搏器介导的心衰发病率,但是对于已经罹患了心衰的患者而言,希氏束起搏是否能有效的改善心衰症状以及预后目前仍尚不清楚。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至2017年我院合并慢性心衰的具有具有起搏器植入适应症的患者进行希氏束起搏的植入,随访希氏束起搏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及术后1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三尖瓣返流程度,肺动脉收缩压(PSAP),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年龄、心律失常类型等因子从我院既往起搏器植入病例中1:3匹配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慢性心衰患者,并将相关的临床随访数据与希氏束起搏对比。部分患者中观察术前及术后患者6分钟步行实验结果。以期探讨希氏束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对象28例,其中希氏束起搏组7例(男性3例,女性4例。按照1:3匹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2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希氏束起搏组平均年龄75.5±11.2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平均年龄76.5±9.7岁。希氏束起搏组LVEF值较术前的0.51±0.09均有改善,术后1月、术后6月以及术后1年分别为0.53±0.09、0.57±0.11及0.57±0.1(P分别为0.04、<0.001、<0.001)。LVEDd随访提示相较于术前的53.86±6.91mm,术后1月、术后6月以及术后1年,LVEDd均有所缩小,分别为50.86±5.43mm、50.14±4.95mm、49.6±6.22mm(P分别为0.01、0.02、0.01)。三尖瓣返流程度及PSAP的比较中,其中三尖瓣返流相较于术前,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的P值分别为0.46、0.20及0.36。PSAP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相对于术前的P值分别为0.15、0.21、0.36。无论三尖瓣返流程度和PSAP均无统计学差异。而随访NT-pro BNP发现相较于术前的5487(406,31140),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分别为2541(196,15280)、1297(425,13257)及1109(587,1296)(P分别为0.018、0.028、0.046),均有明显改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相较于术前LVEF的0.61±0.05,仅术后6月时LVEF的0.59±0.04较术前有明显差异(P=0.03),术后1月及术后1年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19、0.67)。相较于术前LVEDd的48.90±4.21mm,术后1月、术后6月以及术后1年,LVEDd改善均并不明显,分别为48.95±5.62、48.1±3.69、48.71±3.65(P分别为0.96、0.02及0.58)。无论是在三尖瓣返流程度及PSAP比较中,术后及术前均无明显差异。其中三尖瓣返流相较于术前,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的P值分别为0.33、0.33及0.16。PSAP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相对于术前的P值分别为0.60、0.38、0.86。均无统计学差异。NT-pro BNP的随访发现相较于术前的1412(989,7782),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分别为1203(509,6892)、1191(167,5804)及1109(409,5012)(P分别为0.001、0.002、0.002),均有明显改善术后1年与术前的定量资料差值:希氏束起搏组ΔLVEF为0.05±0.012,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ΔLVEF为-0.03±0.36,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希氏束起搏组ΔLVEDd为-4.33±2.73mm,RVAP组患者术后ΔLVEDd为-2±1.57mm,P=0.012,有统计学差异。希氏束起搏组ΔPASP为-6.5±15.77mm,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ΔPASP为-0.15±7.74mm,P=0.35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希氏束起搏组ΔNT-pro BNP为-3088.3±3315.58pg/ml,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ΔNT-pro BNP为-1077±1560pg/ml,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46。在术后1年和术前的有效性例数,LVEF及LVEDd的改善,希氏束起搏组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P值分别为0.038及0.023。而三尖瓣返流程度、PSAP及NT-pro BNP的改善上,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25、0.59及0.37。希氏束起搏组中4例患者完成6分钟步行实验,实验结果提示相较于术前239m、123m、347m及214m,术后1年分别提高至376m、243m、458m及426m,有明显改善。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希氏束起搏组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的随访对比研究,发现相较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在有起搏器指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希氏束起搏可能是更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起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