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豆根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代谢产物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ohu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内生真菌以其独特的代谢方式产生各种结构特殊、活性显著的次级产物,已经成为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广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为广西传统中药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抑菌、镇痛抗炎、抗肝损伤、抗氧化及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本论文以广豆根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对源自广西靖西市的广豆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同时,对3株广豆根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期望能够从中发现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为新的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6个方面:1.植物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研究概况。2.广豆根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从靖西来源的广豆根中共分得126株真菌,其中叶中分离得到45株,占总数的35.7%,从茎中分离得到34株,占总数的27.0%,从根部分离得到47株,占总数的37.3%。其中主要的种属有镰刀菌24株,炭角菌22株,刺盘孢属10株,青霉菌属6株等。3.广豆根内生真菌GDGJ-91(Penicillium sp.)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从GDGJ-91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3-carboxypropyl-7-hydroxyphthalide(91-1)、(–)-3-butyl-7-hydroxyphthalide(91-2)、(3S)-4,5-dihydroxy-3-butylphthalide(91-3)、andrastin G(91-4)、andrastin A(91-5)、citreohybridonol(91-6)、dankasterone A(91-7)、orsellinic acid(91-8)、2,4-dihydroxy-3,6-dimethylbenzoic acid(91-9)、2,5-dihydroxylbenzoic acid(91-10)、3-(1’-carboxyvinyloxy)-benzoic acid(91-11)、asteltoxin(91-12)和3,6,8-trihydroxy-4-methoxy-1-methylxanthone(91-13)。其中91-1和91-4为新化合物;91-3为首次从微生物中分离得到。4.广豆根内生真菌GDGJ-37(Penicillium sp.)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从GDGJ-37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ergosterol(37-1)、(+)-sclerotiorin(37-2)、2,4-dihyroxy-6-(5,7-dimethyl-2-oxo-trans-3-trans-5-nonadienyl)-3-methylbenzaldehyde(37-3)、(22E,24S)-5α,8α-peroxideergosta-6,22-diene-3β-ol(37-4)、ergosta-4,6,8,22-tetraen-3-one(37-5)、β-sitosterol(37-6)和pencolide(37-7)。其中,化合物37-5为首次从青霉菌中分离得到。5.广豆根内生真菌GDG-102(Xylari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从GDG-102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ergosterol(102-1)、(2S,5R)-2-ethyl-5-methylhexanedioic acid(102-2)、xylariphilone(102-3)、2-methoxy-6-methyl-1,4-benzoquinone(102-4)、2-anhydromevalonic acid(102-5)、6-heptanoyl-4-methoxy-2H-pyran-2-one(102-6)、5-carboxylmellein(102-7)、xylarphthalide A(102-8)、1β,10α,13-trihydroxyeremophil-7(11)-en-12,8-olide(102-9)和cytochalasin K(102-10)。化合物102-2、102-3、102-4和102-5为首次从炭角菌属中分离得到。6.抗菌活性研究。测试了91-1–91-3、91-5–91-10、91-12、91-13、102-2–102-5、37-2–37-7对6种细菌的抗菌活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102-4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显著的抑菌活性,MIC为1.56μg/m L,强于阳性药氨苄青霉素钠;102-4对巨大芽孢杆菌的抑制活性较好,MIC为3.13μg/m L。化合物37-2也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对痢疾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的MIC为3.13μg/m L,对巨大芽孢杆菌的MIC为1.56μg/m L,对产气肠杆菌的MIC为12.5μg/m L。
其他文献
本文以独特的蒽腙类抗肿瘤药物-比生群作为结构基础,将蒽腙侧链的药效团改为吡嗪,合成出了两种新型吡嗪蒽腙类衍生物;并以其为配体合成了7种新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在细胞水平上,运用MTT法对合成出的9种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在分子水平上,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对化合物与DNA、拓扑异构
金属配位催化导向的水热或溶剂热原位配体反应,作为配位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已被广泛关注。这类反应常用于发现新的有机反应类型,阐明反应机理,以及合成那些用传统方法无法直接获得的新型化合物,是配位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新桥梁。化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是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反应的进行方式,X-射线晶体学和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的结合为研究复杂体系的过程及机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发现新的
3d过渡金属配合物因其丰富有趣的结构及其在磁性、催化、发光和气体吸附与分离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备受科研工作者们的青睐。配合物新奇有趣的功能源于其结构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因此配合物结构的构筑合成与调控仍是配位化合物工作者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与追求目标。理解配合物的组装过程和生长机制是实现控制合成的基础,而低维配合物体系形成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复杂的高核、高维配合物的构筑以及组装机理。但化
两亲性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微相分离能够自组装形成胶束、囊泡等有序结构,是高分子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些结构在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纳米器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不同于线性共聚物,接枝共聚物具有独特的拓扑结构,易于通过调节主侧链的长度/组成、接枝密度等性质调控其自组装行为,相关研究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最近我们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型可注射超分子水凝胶,它是由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PGg-PEG与环糊精组装而成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inn)植物,被广泛种植于我国西南部和东南部。油茶枯是油茶籽榨取茶油后的副产物,产量巨大,却往往被人们丢弃或作肥料,未能有效的加以综合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为更好的利用我国丰富的油茶枯资源、充分发挥油茶的宝贵价值,本文以油茶枯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油茶枯中小分子化合物及多糖类成分进行提取分
天然的sampangine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疟疾、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由于其水溶性差和细胞毒性较大,限制了其开发和应用.本论文以sampangine生物碱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sampangine衍生物,并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AD活性研究.本文以1-萘酚和NBS为起始原料,合成了18个8位和11位取代sampangine衍生物,并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清洁能源的转换和储存技术的发展是促进能源和现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战略。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比容量大、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无污染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电气设备中。在LIBs关键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LiFePO4,LFP)因具有价格低、理论比容量大、循环稳定性好和优异的安全性能等特点,在储能
目前,分子基磁性材料在分子自旋电子学、量子计算、高密度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微波材料以及磁性制冷等应用中都具有优良的潜在应用,但是随着对单分子磁体的深入研究,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后合成修饰作为对分子基磁性材料进行功能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逐渐成为分子基磁性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的工作是:以课题组之前报道的一例采取自旋倾斜构型、具有频率依赖现象的具有[Co4立方烷?Co10金刚烷]结
3d过渡金属簇合物因其迷人的结构和潜在的应用,备受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定向设计和构筑多功能簇合物更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其中手性簇是理想的一类候选,将结构手性特征引入到分子材料中是组装多功能分子基磁体的理想策略。该策略的出发点是选择对映体的纯手性配体。同时,探究簇合物的组装过程以及固-液结构信息相关性对实现可控合成和构筑目标功能产物提供一定的思路。本文以手性S,S-1,2-双-(N-甲基-2-苯并
3d过渡金属配位簇合物因其多样化的结构特点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现代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阵地。因此定向设计、可控合成和性能调控的配位簇合物成为人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而组装过程及机理研究是真正的实现控制合成的基础,为了合理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连接、形状和特定性质的配位簇合物,推进自组装的研究,需要更好地理解其形成的机理。但由于反应条件的复杂多变、多种中间体共存、物种丰度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