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触媒式”遗址公园设计策略研究——以宿州市道东片区运河遗址公园设计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825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运河遗址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遗址走近了人们的视野,运河遗址的保护规划工作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关注重点。然而,在部分地区,运河遗址出现在城市中心区或者城市建设发展核心的区域,带来遗址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相互牵连的矛盾。目前,中国针对城市中的大遗址经常采用遗址公园的保护模式,将遗址保护与公园建设相结合,有效的解决遗址保护阻碍城市发展的问题。遗址公园本身含有城市触媒的潜能,它是新的元素植入到城市空间环境,将改变城市原有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因此,如何发挥遗址公园的触媒作用,以公园的建设激发邻近地区的建设改造,带动城市发展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本文按照专业学位硕士的要求,结合宿州市道东片区的运河遗址保护规划设计项目,探讨遗址公园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运用空间句法研究运河遗址公园对道东片区的城市空间的影响以及解读遗址公园空间特征,由此提出触媒式遗址公园的规划策略。  论文首先对遗址公园的保护利用模式以及遗址公园的实际案例进行解析,阐述了遗址公园的建设对城市的触媒作用。其次,再叙述了城市触媒的概念,触媒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并通过理论综述,指出触媒理论再实践应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接着,文章引入空间句法对道东片区的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得出运河遗址对片区原有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变化,同时解读遗址公园本身的空间特点和潜能。从此,文章以空间句法分析结果为依据,弥补触媒理论再设计项目应用的问题,提出遗址公园“触媒式”的规划策略。最后,文章阐述运河遗址公园与周边重点工程的详细设计。
其他文献
面对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开始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并积极发展相关的新能源产业。据统计,在整个社会能源总消耗中,建筑能耗占的比重相当大,因此,,发展适宜的建筑节能
步行是人们用于搭乘轨道交通的主要交通方式,也是衔接轨道交通与其他各类交通的纽带。确保轨道站地区步行的便捷、舒适、安全,既是实现站点机能整合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绿色出行
近年来,住宅产业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国及省市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各地住宅市场涌现出了以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和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牵头的
住宅的商品化促进了住宅产业、经济的发展,在中国每年仅仅城镇住房的投资约占到GDP的5.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21%,每年新竣工住在面积高达5——6亿平方米。市场
伴随着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中国新锐建筑师亦对中国本土建筑的去向进行思考,并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建筑实践。但表面现象的百花齐放却隐藏着设计方法上黔驴技穷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节能工作逐步向农村地区展开,农村“自维持住宅”的研究就是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降低农村住宅的能耗。  本文以
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更多优秀的设计师意识到本土文化对设计的重要性。中国有五千年古老的文化,形成了以儒学、道学等为哲学基础的审美意识。在中国传统设计与艺术中,强调中和雅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传统民居聚落及其相关的形态、景观、文化有极高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及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旅游开发活动及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某些
本文以重庆市现有“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中窗户设计的相关内容。为实现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目标,本文就窗户设计方面的内容,梳理总结
新农村建设,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和假日制度共同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快速成长。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途径,已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