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泰国小学生汉语学习的课堂上,教师普遍施行拼音先行的传统教学方法。我们不可否认拼音对汉字的学习具有辅助作用,但也不能忽视拼音先行在识字教学中的缺陷。本文以泰国万光彩双语学校的零起点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为例,列举出识字教学中拼音先行现存的缺陷,一是容易让学生处理不好拼音和文字的衔接关系,导致对拼音的过度依赖;二是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对象并不适合为小学生。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结合在泰国万光彩双语学校的教学实验,找到了新的解决办法——先识后拼教学模式。通过对部编本一年级小学语文、《马立平中文教材》和《48小时汉语速成》这三本教材和汉字教法以及笔者在泰国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验的研究与分析,进一步佐证了在泰国识字教学课堂中施行先识后拼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有关先识后拼研究的教学建议和反思,希望对处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一线的老师有所帮助。从学习效果的角度,在教学对象为小学生的前提下,先识后拼的教学方法更加优于拼音先行;从教材的角度,生词的编排应该明确“认写分流”的原则;在课本的开始部分应该增加识字单元,内容多以短小的儿歌、童谣和谜语为主,增强课文的趣味性;整套教材尽可能少的在汉字上标好拼音,除了教授拼音的单元和新词的出现。从教师的角度,笔者建议在泰国小学从事汉语教学事业的教师,在遵循先识后拼的基础上,在语音教学部分可以把语流教学与语言要素教学相结合;从学生的角度,先识后拼的教学方法更加适合于有中国文化背景,对汉语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华裔学生,或者是年龄比较小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