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蟋复眼昼夜节律性及趋光机制的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p1986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探讨昆虫复眼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及视觉信号处理中枢神经机制,本研究对双斑蟋复眼内部组织结构及前脑蕈形体区对不同光照强度产生不同的改变进行研究。揭示前脑蕈形体区参与视觉调节,是光强度调节的中枢结构。方法应用实体解剖镜观察复眼的外部特征。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HE染色、神经元标记的方法,观察昼夜变化条件下复眼内部显微结构的变化特征及视神经在脑内的纤维分布位置。应用玻璃微电极电生理技术和RM6240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分析系统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对前脑蕈形体区进行电刺激,记录其电活动,并运用该系统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斑蟋复眼位于头的正前方观,呈椭圆形,向外微凸,表面约有3400个六边形的小眼,彼此排列紧密成蜂窝状,小眼间空隙内分布机械感受器。双斑蟋复眼上的每个小眼由外到内依次为角膜、晶锥、感杆束、网膜细胞和基膜等构成。晶锥周围分布着初级色素细胞,网膜细胞周围分布着次级色素细胞。复眼内显微结构(晶锥、色素颗粒、网膜细胞核)会随着光、暗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光照状态下,色素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视杆上,暗适应状态下,色素颗粒则主要分布在视杆的上段。晶锥、视杆束具有昼夜节律变化。电生理学上,蟋蟀的前脑蕈形体区的放电数量、幅度、频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规律性变化;光强度LogI<2时,前脑蕈形体区放电数量、幅度、频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光强度LogI>2时,前脑蕈形体区放电数量、幅度、频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较小结论双斑蟋复眼是视觉处理的初级结构,具有昼夜节律性。明、暗条件下,内部组织结构会产生变化。视叶通过神经纤维投射把视觉信息传递给蕈形体、中央复合体、脑桥等部位,有可能是与蟋蟀视觉信息处理有关的高级中枢。电生理学上,蟋蟀的前脑蕈形体区的放电数量、幅度、频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规律性变化。根据其神经元电活动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推测前脑蕈形体区参与蟋蟀的视觉调节。
其他文献
本文从学习者认知结构建构的观点出发,按认知建构的序: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把中学数学公式、定理的教与学分为五个阶段,并论述了公式、定理教与学的全过程。 In thi
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是项目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协同施工的基础。普适计算能提供强大的实时交互能力,建筑信息模型(BIM)被认为是实现信息共享的有效工具之一。将普适计
工民建设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工民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可以提高工民建设施工的质量问题,还可以减少工民建施工工序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文主要研究了机制砂的主要特性对砂浆工作性的影响,分析机制砂母岩品种、细度模数和针片状含量等关键参数对砂浆扩展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的母岩品种和细度模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在借鉴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创新的思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习型
为解决转换结构抗震性能差的问题,提出带耗能腋撑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新型转换结构形式。对一榀1∶4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转换结构和带耗能腋撑型钢混凝土框架转换结构进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公众工程,其顺利完工有利于提高民众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研发十分必要。当前水利水电施工中开挖支护技术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开挖支护
"大数据"作为一个热点问题正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它在给我们带来生活上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与用户隐私密切相关的安全风险。本文以网络信息为背景,分析大数据环境下如何
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置于当代社会思潮空前涌动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是现代高校育人模式变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我国校园文化发展的轨迹中探析了社会思潮与校园文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