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上海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转型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推动了城市公共娱乐业的兴起。其中,戏园的繁盛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晚清上海戏园初现于19世纪中叶,同治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光绪年间普遍繁荣。戏园也从一种主要局限于上层社会的娱乐场所转变成一种各个阶层共同参与的城市公共空间,并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晚清上海社会浓厚的商业氛围,使得戏园的内部设施较为先进齐备,其经营方式也与其他地方不尽相同。
在晚清上海戏园中,按照社会等级秩序设计的空间结构,为不同阶层的观众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彼此隔离,使人们各安其位;观众们在戏园中虽享受着很大的自由,可以从事各种与看戏无关之活动,但每当表演精彩时,观众秩序会自然好转,专注于欣赏演出。因此,戏园中公共生活虽然显得较为喧嚣杂乱,其中却存在一种自发性秩序,使人们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之中,获得休闲和放松,同时欣赏到精彩的演出。
戏园不仅是人们欣赏戏曲之地,同时也在市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首先,戏园是人们日常应酬交际的重要场所。其次,戏剧是一般民众获取各种社会历史和道德政治知识的重要渠道,戏园也因之成为一种社会教化的空间。再次,在晚清上海戏园的公共生活中,传统道德礼教的约束力十分微弱,戏园成为人们逃离现实藩篱,僭越各种政治和道德秩序的空间。此外,戏园演出时热闹喧嚣的气氛,也使人们在枯燥平庸的日常生活之余,享受到一种节日般的狂欢。
随着晚清上海社会的日趋商业化,国家权力与城市公共生活的关系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朝廷与各级政府的“禁戏”政策不能施行于上海,社会舆论也明显排斥和批评“禁戏”政策,自觉维护市民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管理戏园之各种法令也多难以贯彻执行,城市公共生活日益体现出一种独立于国家的“自主性”。
综上所述,随着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人们在戏园中建构了一种较为自由闲适但又有着一定自发性秩序的公共生活。戏园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赴戏园看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公共生活日渐体现出一种独立性,国家权力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力已越来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