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电致应变与储能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铋钠(Bi0.5Na0.5TiO3,简称 BNT)基陶瓷是一类重要的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材料,与其他无铅压电(如钛酸钡与铌酸钾钠)相比,具有居里温度高、自发极化大、电致应变大等优点,在致动器、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有望代替传统的锆钛酸铅(Pb(Zr,Ti)O3,简称PZT)基压电陶瓷。然而,BNT基陶瓷也存在压电系数较低、矫顽电场较大,且获得大的自发极化或大的应变所需驱动电场较高等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在致动器与储能领域的实际应用。本论文通过对BNT基陶瓷进行受主、等价、施主掺杂及复相掺杂等成分设计,并对材料的结构、缺陷和性能的关系及机理进行了探讨,最终提高了 BNT基陶瓷的压电与铁电性能,获得大的电致应变与高的储能密度。首先,采用 固 相 反应法制 备 了 Mg2+受主掺杂 的0.8Bi0.5Na0.5TiO3-0.2Bi0.5K0.5TiO3陶瓷。Mg2+掺杂不改变基体陶瓷的钙钛矿相结构,其主要影响B位及与B位相关联的化学键的行为。Mg2+掺杂遵循(?),即掺杂会促进氧空位的产生,从而影响陶瓷的电导机制及弛豫特性。Fe3+掺杂有类似的效果,在制备的Fe3+掺杂的0.94Bi0.5Na0.5TiO3-0.06B aTiO3 陶瓷中,样品压电系数d33达 168 pC/N,应变为0.21%,逆压电系数d33*(Smax/Emax)为305 pm/V。且随着Fe3+掺杂量增加,陶瓷电导特性逐渐从晶粒电导主导转变为晶界电导主导,并最终变为电极电导主导。其 次,研 究 了 Li+等 价 掺 杂 的0.7Bi0.5Na0.4K0.1TiO3-0.03Ba0.7Sr0.3TiO3陶瓷,并对陶瓷的相结构及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Li+掺杂会引起晶格常数减小和弛豫特性增强。低掺杂量时,晶粒电导占据主导机制;掺杂量较高时,晶粒和晶界电导同时起作用。接着,为了获得具有大电致应变的BNT基陶瓷,制备了 Nb5+施主掺杂的 0.8Bi0.5Na0.5TiO3-0.2Bi0.5K0.5TiO3 陶瓷。Nb5+掺杂促进 了弛豫-铁电相变的发生,从而获得较大的电致应变。陶瓷的电致应变最高为0.34%,d33*为625 pm/V。为了进一步提升其电致应变性能,在Nb5+掺杂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过量Li+掺杂研究。Li+起到助溶剂的作用,所以掺杂后陶瓷的晶粒尺寸出现了明显的增加,电致应变进一步提升到了 0.4%,d33*高达683 pm/V,且其电致应变表现出良好的抗疲劳特性,该样品有望应用于具有高精度的致动器。在施主掺杂陶瓷研究中,发现弛豫体陶瓷储能性能相对于铁电体有显著提升,因此,对BNT基陶瓷的储能性能进行了研究。制备了 Hf4+掺杂的0.8Bi0.5Na0.5TiO3-0.2Bi0.5K0.5TiO3陶瓷。Hf4+掺杂促使材料从铁电态向弛豫态转变,从而使矫顽场Ec下降,陶瓷弛豫特性增强,最大储能密度达到了 0.51 J/cm3。此外,在2mol%的Hf4+取代时,样品的电致应变达0.4 1%,此研究为制备兼具储能及良好电致应变特性的无铅陶瓷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路。最后,为进一步提升陶瓷的储能密度及能量转换效率,制备了Sr0.8Bi0.1□0.1Ti0.8Zr0.2O2.95弛豫体掺杂的 0.94Bi0.5Na0.5TiO3-0.06BaTiO3 陶瓷,陶 瓷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弛 豫 特 性。其 中0.91(0.94Bi0.5Na0.5TiO3-0.06B aTiO3)-0.09Sr0.8B i0.1□0.1Ti0.8Zr0.2O2.95 陶瓷的击穿电场达230 kV/cm,储能密度Wr高达2.68J/cm3,储能效率为74.4%。进一步分析发现,该陶瓷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优异的抗疲劳特性:温度由25℃升高至140℃,其储能密度只降低了 11.1%;在165 kV/cm电场作下,经105次循环后,储能密度仅降低5.2%。该研究表明BNT基无铅陶瓷在储能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作为储能技术发展的关键要素,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在相变过程中通过储存和释放大量热能提供潜热,具有存储能量大、储能密度高、相变温度恒定,能较好地解决能源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且经济效益显著等诸多优点。由于有机固-液相变材料具有适宜的相变温度、过冷度低、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小等优势,已成为目前研究最多和应用最广的一类相变材料。然而,已知的有机固-液
学位
学位
学位
带遗忘因子迭代学习控制(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with Forgetting Factor,简称ILCFF)方法常用于抑制重复运行系统中出现的干扰并减小系统输出波动,在含干扰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但ILCFF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传统观念认为引入遗忘因子将导致系统输出跟踪误差增大,但是缺乏深入研究,无法为ILCFF方法在不同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学位
钛/钢异种金属焊接件在海水热交换器、涡轮喷气发动机压气机和燃烧室之间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钛和钢之间的物理性质相差较大,焊后接头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且钛与铁反应极易生成脆性Ti-Fe金属间化合物,严重恶化了钛/钢接头的力学性能。同时,接头中存在的Ti-Fe金属间化合物易产生较大电位差,对钛/钢接头的耐腐蚀性造成极大不利影响。鉴于此,本文研究不同填充金属焊接后钛/钢接头的微观组织对其力学性能及腐蚀性
材料中的电荷分布与其光学和催化等性能密切相关,很多现象需要用电荷分布来解释,故对材料中的电荷分布进行系统、定量的表述是一项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以碳为研究体系,因为碳具有丰富的同素异形体,其出色的性能已在半导体、能源储存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呈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碳同素异形体的出色性能和潜在应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其独特的科学和技术重要性。本学位论文基于第一性原理和半经验分子轨道计算法研究了碳同素异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淡水资源紧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首选的途径是利用清洁能源进行经济高效的海水淡化。太阳能驱动海水淡化技术既能利用绿色能源生产清洁水,还能缓解化石能源短缺问题。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无需对整个水体加热,仅在水体与空气的界面处通过蒸发器利用太阳能加热水面产汽,极大地提高了蒸汽转化效率,
微弧氧化技术是提高镁合金表面耐蚀性的方法之一,具有高效、环保和工序简单等优势,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这些研究工作中,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无论对于理解微弧氧化机理,在线监测膜层质量和性能,还是对于指导专用电源设备的研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微弧氧化负载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均表明负载具有电容特性,但由于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