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 ——基于就地城镇化的视角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市区的产生和发展是十八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在迄今为止的国内外研究中,对都市区内部城镇要素及其组合时空格局的认识多以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的都市区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基础。然而,晚于发达国家一两百年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具有城乡界限淡化的重要特征,在此过程中都市区各城镇要素可在不同的时间和远为广泛的空间范围中的不同地域上产生和累积,并因此产生了和西方典型都市区有所不同的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这种现象难以被传统理论所充分完整地解释,需要通过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加以重新审视。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的基础上,选取了就地城镇化发达的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泉州市作为案例,研究其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城镇空间结构,并进而探讨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动力机制。主要内容及结论分述如下: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各城镇要素的时空格局:不同于传统都市区,研究区的中心城市虽然人口密度大、就业非农化率高但人口规模小、实体空间有限;外围原乡村地区人口密集、就业非农化程度高、形成了城乡交融的景观,根据其人口要素城镇属性高低的空间差异可分为高标准城乡融合区和低标准城乡融合区。由于就地城镇化造成了土地要素积累的特殊性,即早期的城镇土地要素积累隐蔽于大量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不规则,城镇用地的功能与农村用地功能相互交叉。近期以来城乡融合区的土地城镇化程度与核心区不相上下,但存在内部差异: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的土地要素积累比较成熟、空间上连片分布,就地城镇化较不发达地区的土地要素积累较不均衡,多呈点状分布。不同于传统都市区的中心强、外围弱,中心与外围产业联系密切的特征,在研究区里,核心区的产业规模小于城乡融合区,虽然产业非农化率较高但产业结构多元化和高级化程度不高,与外围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度高,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扩展大都市区的产业要素集聚形成势力相当的多核心并存格局。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社会要素的发育和累积则具有时间上的渐变性和空间上的交叉性,增加了扩展大都市区社会要素时空格局的复杂性。与传统都市区中心与外围社会要素的城镇属性都比较高、差异相对较小的特点不同的是:核心区的实体性社会要素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属性固然是最高的,但存在内部差异;外围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实体性社会要素积累比较成熟,但居民生活方式的乡-城转化相对滞后,呈现出多元、复杂、缓慢积累的特征。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组合格局及其动力机制:由于各城镇要素具有时间不同步性和空间不重叠性,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的城镇要素组合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从时间上看,产业要素的发育具有较强的先导性,形成了高度的就业非农化,继而带动了土地利用方式及建筑景观的非农化进程,形成了各种城镇设施和服务等实体性社会要素,而生活方式的转变则是最迟和最慢的。从空间上看,核心区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域景观、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城镇属性较强,人口密度大且就业非农化率高,但经济产值、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规模都不大,总体上呈现为城镇要素规模较小但城镇属性较强、各要素发育程度较协调的组合特征;城乡融合区的产业、人口和土地的规模较大且非农化率较高,但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方式的非农化水平相对较低且发育不均衡,总体上呈现为城镇要素规模较大但城镇属性有高有低、各要素发育不同步的组合特征;城镇要素组合的空间差异不仅表现在核心区与城乡融合区之间,在它们各自的内部还存在更微观的差异。背山面海、西高东低的地貌环境是扩展大都市区各城镇要素组合格局的重要而相对稳定的地理基础,在地势低平的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高密度人口和相对密集便利的交通通讯设施。海洋性的地域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乡村创始力加上前述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交通等基础设条件,成为早期产业非农化和就业非农化在当地优先起步、形成城乡融合区的重要动力。在务实创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作用下,城乡融合区地方政府在产业和就业非农化达到一定水平后适时加大各项城镇设施规划建设、促进了社会要素的积累。国家特定时期的各种制度政策是造成核心区与城乡融合区城镇要素组合差异的又一重要原因,而地方政府和地方社会力量的博弈则可能进一步加剧或减缓这一时空差异格局。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R3上Kirchhoff方程和Kirchhoff系统解的存在性和渐近行为.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考虑一类 Kirchhoff 方程的多解性:-(a+b∫R3丨▽u丨2dx)△u+u=丨u丨p-2u,u∈H1(R3),其中a>0,b≥0,2
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了四维射影空间Q14中共形齐性超曲面.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文研究的对象都是连通正则的超曲面.因为Q14是三种洛伦兹空间形式R14,S14,H14的共形紧致化,于是对Q14中共形齐性超曲面的研究等价于对R14,S14,H14中共形齐性超曲面的研究,因此我们不妨选取R14作为超曲面的外围空间.我们利用共形变换将R14中类空或类时超曲面提升到R26的光锥C15中,在共形变换群作用下
运动道德判断是指运动员个体运用已有道德规范或标准对运动中的道德现象进行认知的思维形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包含道德直觉和道德认知。目前,运动道德判断的研究大都是以纸笔测验的方式探讨运动道德判断的前因和后效,即运动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和运动道德判断与运动道德行为的关系,而有关运动道德判断的内在加工过程和机制还鲜为人知。因此,本研究以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为视角,运用ERP技术从行为和认知神
我国正在加速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对体育作用与人才培养的认识,对我们建设一流大学的校园体育文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多元智能的提出都要求体育有新的作为,对校园体育要有新的认识。为什么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样的名校会把两校赛艇比赛延续成为跨越三个世纪的大战?为什么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会顶着各种压力一直在学生中开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国际移民已经可以突破疆域和民族国家的限制,在输入国和输出国建立起一种跨越地理条件限制的社会空间的联系,甚至有的移民直接以循环流动于国与国之间作为自己移民生活的常态。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并兴起的跨国主义理论和循环迁移理论对这些新现象做了诠释。然而,就跨国主义理论来说,虽然已经有许多中国的学者尝试对这一理论进行介绍和引进工作,但是就跨国主义理论展开实证的调查和研究的著述相对较少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在学界的刻板印象中似是一个贫瘠的研究对象。随着西方学界“理论热”的消褪,早先围绕在斯威夫特小说及政治文本四周的各类理论话语“穿透式”的研究也逐渐式微;除却个别“斯学”专家在政治身份、族裔身份等“深度话题”上有所斩获之外,其研究基本走向停滞。出现此种情态,除了材料限制之外,研究视域的局促可能是主要肇因。反观英国文学汉语学界,长久以来对《格列佛游记》及少数散文文本
华喦的兼工带写小写意花鸟画,在中国花鸟画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历史意义。但不管是在生前还是死后,他的名声和影响都不大,这其中必有一定的原因在。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正在于此。在第一章中,本文着重对华喦的“离垢”思想之内涵及意义进行了辨析。笔者认为,作为一生的执着追求,“离垢”思想之于华喦既是一种摆脱俗世烦扰的内心渴望,又是面对无奈现实的精神抚慰,更是一种对文人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正是因为对这理想的执着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库的主体,它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因此森林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择亚热带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多种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观测、移地重填和室内培养(恒温和变温)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机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野外原位观测发现,土壤总呼吸
水文循环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养分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森林经营与管理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已经成为森林水文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在中国南方,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被杉木人工林所取代造成了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此大面积的土地利用变化会对水文过程带来怎样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森林采伐及采伐后的森林更新是不可避免的,森林更新造成的土壤扰动与降雨再分配的改变可能引发更大的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然而很少
自1981年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的学位与研究教育更是突飞猛进,但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改革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数量建设到质量建设的转型,是当前教育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我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