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分和溶质等通过优先路径向下快速运移,不仅加大了水资源的消耗,还能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保护水资源、控制面源污染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优先流运动形态和规律研究较少,本文以重庆四面山的农地和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染色示踪法观察优先流的发生区域,采用Photoshop CS 4、Image pro Plus 6.0等软件进行图像处理,通过对土壤孔隙数量、优先流染色面积、染色路径数量、染色路径宽度等特征参数的计算,及对其类型的划分,来分析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优先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0.8-1.7mm的大孔隙是草地优先流形成的主要通道,而0.3~1.2 mm的大孔隙是农地优先流形成的主要通道。(2)草地更易于优先流的发生,优先流较活跃,优先路径的发育程度较高,但任意土壤深度处,草地的各个剖面染色面积波动变异程度均比农地的波动变异程度大,且草地各个剖面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农地各个剖面却分布较均匀,很少出现较大反弹,说明优先流稳定性比农地低。草地的根系生物量与染色面积和染色路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以上,农地的相关系数则只有0.84,说明草地优先流的发生发展受植物根系的极大影响,农地则受耕作措施和植物根系的共同作用。(3)草地土壤优先流发生发展不稳定,呈现“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混合作用大孔隙流—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和“非匀质指流—混合作用大孔隙流—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为主的两种交替发生的模式,且不同剖面间优先流发生深度和部位均不同,土壤优先流发生类型变异度较高。农地样地优先流发生类型表现出较小的差异性,主要以“非匀质指流—混合作用大孔隙流—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为主,土壤中优先流类型没有呈现交替出现的现象,说明农地土壤优先流发生发展较草地的稳定,优先流发生类型变异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