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探讨ABI的影响因素,ABI与糖尿病中医证型、临床症状等的相关性,并以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诊断标准,初步探讨ABI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找到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ABI参考值,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早期诊断找到一种更为简便、廉价的方法。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住院及门诊病人90例,入组时对每个病例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血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部情况等指标;行OGTT测FBG及2hPBG,抽血查HbA1C、TC、TG、HDL-C、LDL-C等生化指标;进行间歇性跛行、疼痛感、麻木感、冷沉重感等临床症状评分;测定踝/肱指数(ABI);进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糖尿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每个病例进行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及血瘀脉络型五个证型。统计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用ANOVA分析LSD检验,并进行初步相关性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55—90岁,平均68.43±10.11岁;糖尿病病程5—32年,平均11.3±6.85年。左侧ABI平均为0.925±0.284,右侧ABI平均为0.898±0.268,左侧ABI与右侧ABI行t检验,结果p=0.408,提示双侧ABI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双侧ABl分别行Pearson单因素相关分析,双侧ABI与年龄、PBG、HbA1c、SBP、DBP、LDL-C均呈负相关,双侧ABI与糖尿病病程、BMI、FBG、TG、HDL-C、TC均无相关性。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冠心病组左侧ABI和右侧ABI分别进行组间比较,p值<0.05(p分别为0.021,0.017),有显著性差异,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的ABI值较无冠心病者降低。合并脑血管病组与无脑血管病组、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合并糖尿病肾病组与无糖尿病肾病组左侧ABI和右侧ABl分别进行组间比较,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将临床症状评分各等级的左侧ABI进行ANOVA分析LSD检验,重度组与无症状组,轻度症状组相比,p<0.05(p分别为0.044,0.021),有显著差异。将临床症状评分各等级的右侧ABI进行ANOVA分析LSD检验,重度组与轻度症状组相比,p<0.05(p为0.032),有显著差异。下肢彩超检查结果显示,180侧下肢中有156侧(86.67%)下肢的血管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包括内中膜增厚,大小不等钙化斑,血管狭窄及闭塞等。其中符合本研究超声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的肢体98侧(54.4%)。以ABI≤0.8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的敏感性为52.04%,特异性为98.78%,阳性预测值为98.08%,阴性预测值为63.28%,与下肢彩超的诊断符合率是73.33%。以ABI≤0.9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的敏感性为77.55%,特异性为96.34%,阳性预测值为96.2%,阴性预测值为78.22%,与下肢彩超的诊断符合率是86.11%。以ABI≤1.0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的敏感性为86.73%,特异性为75.61%,阳性预测值为82.95%,阴性预测值为82.67%,与下肢彩超的诊断符合率是81.67%。ABI≤0.8,≤0.9,≤1.0的诊断符合率相比,以ABI≤0.9为最高(86.11%)。中医证型方面,阴阳两虚组左侧ABI在糖尿病各证型中最低,其中与阴虚热盛组及湿热困脾组比较p<0.05(P分别为0.039,0.019),均有统计学意义。阴阳两虚组右侧ABI在糖尿病各证型中最低,其中与湿热困脾组比较p<0.05(P为0.044),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BI受年龄、PBG、HbA1c、SBP、DBP、LDL-C等因素的影响。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的ABI值较无冠心病者降低。ABI与临床症状方面,随着症状的加重,ABI数值逐渐降低。有些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已出现了ABI的异常。ABI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面,阴阳两虚组双侧ABI在糖尿病各证型中最低。以下肢血管彩超为诊断标准,踝肱指数≤0.8,≤0.9,≤1.0的诊断符合率相比,以踝肱指数≤0.9为最高(86.11%)。踝肱指数≤0.9的阳性预测值为96.2%,因此,临床上可以把踝肱指数≤0.9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筛查方法,以便于及早诊断和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早期诊断找到一种更为简便、廉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