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乡村地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乡村旅游充分的拉力。然而,在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大量的开发行为违背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初衷,建设过程导致乡村性的缺失。因此明确促使乡村旅游者产生乡村旅游的动机和要素是什么、乡村旅游者脑海中形成的乡村意象是什么、乡村意象对于游客兴趣激励是怎样,形成对该旅游地的依恋情感的过程以及对该地的依恋程度如何,对于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乡村旅游游客的乡村意象、旅游涉入与地方依恋等变项之间的关联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中国首个国际慢城桠溪镇的游客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3月18日至27日期间采取便利抽样方式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06份,回收有效问卷36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2%。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游客基本信息、乡村意象、旅游涉入与地方依恋等部分。以SPASS及AMOS统计软件对问卷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参与乡村旅游的游客以18-24岁的居多,绝大多数是结伴出行;游客的乡村意象可以具体分为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基础设施、人文意象与氛围意象等五个构面;游客对于乡村意象、旅游涉入、地方依恋的认同程度中最高的是乡村意象,其次是旅游涉入,最后是地方依恋;不同的游客人口统计变项对乡村意象、旅游涉入、地方依恋有显著性差异;乡村意象对旅游涉入具有正向相关与显著影响效果;旅游涉入对地方依恋具有正向相关与显著影响效果;乡村意象对地方依恋没有显著相关。最后对研究实证结果进行总结,并针对研究假设提出结论,在游客人口统计变项方面、乡村意象方面、旅游涉入方面、地方依恋方面以及整体相关性方面等从政府、企业、乡村居民等立场和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开发的相关建议,并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供研究参考。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根据意象的相关研究,结合乡村旅游类型探索性的构建乡村意象的评价体系,构建其与旅游涉入与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模型,探索其中的影响机理。不足在于评价体系指标不够全面系统,案例地的选择不够丰富多元,研究结果的推广存在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