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东北地区古生界和中生界广泛发育多层系的海相烃源岩,为该区广泛分布的各大中型古油藏及气藏提供了丰厚的成藏物质基础。因而查明该区各层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起适合该区的烃源示踪技术,并弄清古油藏及次生油气藏的成因和来源对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研究区大部分海相烃源岩普遍热演化程度高,受热成熟作用影响其可溶有机质含量低,且与生源有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趋同,严重影响本区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表征及以此为基础的烃源示踪研究。 本文选取了在四川盆地同时存在处于生油窗范围和达过成熟阶段的大隆组烃源岩,对其烃源岩进行索氏抽提和干酪根进行催化加氢实验,并将两者所获取的游离态和键合态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对比。探讨热成熟作用对催化加氢热解技术从高演化烃源岩干酪根中获取的键合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Ro%<2.4的高演化烃源岩,尽管其抽提物中游离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受热成熟作用改造,键合态生物标志化合物受到大分子结构的保护而不太受热成熟作用的改造。催化加氢热解技术可以有效地运用于高演化烃源岩的地球化学表征研究中。 综合运用常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及催化加氢热解技术对该区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区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总体较高,普遍达高.过成熟阶段;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型为主;烃源岩形成于较强还原环境,并以海相低等水生生物生源为主。 天井山构造带广泛发育的油苗及固体沥青普遍遭受了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且作为该区潜在烃源岩的寒武系烃源岩受到了强烈的热降解作用改造,运用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进行油源对比往往可信度不高。本文在前面催化加氢热解对比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该技术释放的键合态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并结合总碳同位素值、抗生物降解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对天井山构造带的油苗及沥青的油源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下古生界海相层系的沥青都具有非常轻的相似的碳同位素值,以上沥青(油砂)的烃源都应该是上震旦-下寒武统烃源岩;二叠系栖霞灰岩储层中的原油为来自上震旦-下寒武统烃源及二叠系大隆组的烃源混合两期充注的结果,二叠系储层早期接受来自上震旦-下寒武统烃源岩的原油充注,后期抬升遭受生物降解,晚期再接受大隆组烃源的充注;上震旦-下寒武统烃源岩为天井山构造带古生界地层(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和志留系)中赋存的油苗的主力烃源,二叠系大隆组烃源岩可能只对邻近地层有显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