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金融学在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上发展起来,近年来,在金融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很难用传统金融学理论去解释。于是一种结合了心理学、行为学和金融学的新学科——行为金融学出现,它尝试从非理性人的基础上对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现象进行解释。我国股票市场成立二十余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存在制度建设滞后、政府干预明显、交易制度不完备等问题。管理机构也意识到股票市场在运行过程中的缺陷,一直在完善制度、法规等,力求建设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股票市场。从2010年3月开始推行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就是其中举措之一,它使我国A股市场从以前的单边市场过渡到双边市场,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新的里程碑。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金融市场上的两种异常现象,也是行为金融学研究重点。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标的为研究对象,融资融券交易开始的时点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其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对融资融券投资者投资策略提出投资建议。本文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综述国内外关于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研究现状,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创新点和不足的地方。第二章为基本理论,分为现代金融学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主要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前景理论、市场非有效性研究、个体行为研究以及主要理论模型。第三章简述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第四章主要针对我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第五章对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标的动量和反转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其存在性。第六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融资融券标的动量和反转效应产生原因。第七章对优化证券市场管理机制和投资者投资策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全文总结与以后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