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的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对隐喻的定义和功能的讨论影响了以后两千多年对隐喻现象的解释和研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隐喻研究开始从传统的隐喻观语言学的角度转变,形成了隐喻的语义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随着西方哲学、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开始了多层次、多角度研究隐喻的阶段。
隐喻形成使用及理解要受到风俗习惯,文化背景,文化艺术以及宗教思想等等方面的影响。从不同角度,隐喻可以分为显性隐喻(明喻)与隐性隐喻,根隐喻与派生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要很好理解这些诗词,就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考察。本文以隐喻理论为指导,分析表明作者在文字狱盛行年代里隐藏在诗词曲赋中的真正的成书意图。诗词是接头制帽,同是咏花之诗,各个人物立点都不同,这也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透过各人所作的谜语和太虚境的判词红楼梦曲揭示了其最终命运。作为一部封建百科全书,此书涉及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作为统治思想的君权父权思想是怎样的压制人的天性,桎梏人的思想在书中也被揭露。佛学道家的万物皆空思想在书中也有所反映,在黑暗的世代下,只有逃避一切,在虚无的宗教之中寻求安慰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