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为我国人才选拔的一种重要机制,体现了国家对人才选拔的最新要求,从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当下教育的最新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地认识到: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新课标的出现在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指出了更具指导意义的方向。教育终极方向发生偏转的同时,学业的测量和评价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希望通过对高考试题特点及规律的研究,得出新课改下我国化学高考试题的能力结构分布,并以此将高考和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紧密结合,找到一个互助互益的平衡点,带给教育一线的化学教育者以启示和帮助。本研究在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缩写为 "SOLO"),即"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结构"分类评价理论的指导下,以考试大纲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学生回答具体问题时所表现的思维操作水平,将学生的思维层次划分为以下四个水平:单点结构水平(简称"U")、多点结构水平(简称"M")、关联结构水平(简称"R")和抽象扩展结构水平(简称"E")。笔者采用此理论,对辽宁省、广东省和山东省三个省份的2011—2015年化学高考的主观题进行了 SOLO层次分类,并对以上三个省份的试题进行了纵向对比研究,通过各年限、各地区化学试题能力结构特点和层次分布情况的深刻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新课改下的化学高考试题依旧以双基为基本出发点,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立足教材,重视基础,切莫盲目提高教学难度。2.试卷体现了基础知识立意到综合分析应用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这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操作能力,尤其是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