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产卵偏好与后代表现关系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t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产卵偏好与后代表现关系是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协同进化的核心,根据“选择-表现”假说(preference-performance hypothesis),雌性昆虫通常会在有利于后代生存的寄主上产卵。然而,这一现象受到诸多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以往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昆虫自身特性对产卵偏好与后代表现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玉米(Zea mays)为研究对象,开展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内生性虫生真菌、水分胁迫、水分与施氮互作)条件下,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产卵偏好和在产卵寄主上后代适合度的响应研究,进一步探讨变化条件下植食性昆虫产卵偏好与后代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在控制条件下,设置内生性虫生真菌处理(对照、A8型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D1-5型白僵菌和A3型白僵菌)、水分胁迫处理(适宜水分、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和水分与施氮互作处理(适水适氮、适水低氮、低水适氮和低水低氮)。比较亚洲玉米螟在不同处理玉米植株上的产卵差异;并以不同处理下的玉米叶片为食物,通过饲喂实验研究亚洲玉米螟幼虫、蛹和成虫的数量以及取食量等。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植株的物理特征(株高、叶长、叶宽和叶面积)以及营养物质含量(叶片含水量、N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产卵偏好和后代表现之间的关系,揭示亚洲玉米螟的产卵偏好与后代表现关系发生改变的相关机制,进一步探讨白僵菌、水分胁迫、水分与施氮互作条件下亚洲玉米螟的产卵偏好与后代表现关系。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白僵菌处理下,亚洲玉米螟成虫在A3型白僵菌菌株定殖的玉米植株上产卵量较高,但是幼虫取食产卵偏好的玉米植株后,其存活数/率、结蛹数以及羽化数/率显著减少,并降低了幼虫和蛹的重量。A3型白僵菌菌株定殖的玉米植株的叶长、叶面积显著增加,可能是吸引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原因之一;玉米植株的N含量减少可能致使亚洲玉米螟的后代表现降低。这表明亚洲玉米螟在白僵菌定殖的玉米植株上产卵不利于后代的生长发育。2、亚洲玉米螟成虫偏好在适宜水分处理的玉米植株上产卵,并且幼虫取食该处理的玉米植株后,其存活数/率、结蛹数/率以及成虫数显著提高。这种成虫产卵偏好可能是由于在适宜水分处理下,玉米植株的各物理特征以及营养物质(叶片含水量以及C含量)含量增加引起的;并且适宜水分处理下的玉米叶片含水量以及C含量的变化可能对其幼虫、蛹和成虫的存活也具有正向作用。因此,在适宜水分条件下,亚洲玉米螟成虫的产卵偏好能够提升其后代适合度。3、在水分与施氮互作条件下,亚洲玉米螟成虫在适水低氮处理的玉米植株上的卵块数和卵粒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这可能是由于适水低氮处理的玉米植株的株高、叶长、叶片含水量以及C含量较高导致的。然而,幼虫取食正常施氮(包括适水适氮和低水适氮)处理的叶片有利于其存活、结蛹以及羽化,同时幼虫和蛹发育较快,其重量和取食量都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正常施氮处理的玉米植株N含量与游离氨基酸显著增加所引起的。这些发现表明,在水分与施氮互作条件下,亚洲玉米螟的产卵选择与后代表现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综上所述,亚洲玉米螟的产卵偏好与后代表现及二者关系受白僵菌、水分胁迫、水分与施氮互作的调控,二者关系或是负向、或是正向的。因此,这些结果表明昆虫产卵寄主选择与后代表现关系是复杂的,并且也是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条件限制的。本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选择-表现”假说,同时也对在白僵菌、水分胁迫、水分与施氮互作条件下预测亚洲玉米螟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进一步有效防控亚洲玉米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细根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养分来源。当细根凋落物的养分释放到土壤环境后,氮素的去向和分配将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氮素的分布和循环。以往关于细根分解过程中氮素释放的研究更多关注于细根的净氮释放,而净氮释放是总氮释放与总氮固持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并不能反映细根凋落物氮素释放的真实情况。已有的凋落物分解实验表明,氮素添加后凋落物中的氮素会出现增多、减少和不变的结果,这便是氮素释放和氮素固持的作用。目前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活史的开端,不同萌发时间对草地先锋植物物候和繁殖产生深刻影响。降雨格局变化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要素同样影响着植物的物候和繁殖。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两个生长季内4个播种时间(2019年:5月30日、6月24日、7月24日和8月15日,2020年:5月10日、6月10日、7月10日和8月10日)下遮雨棚内模拟降雨量(-50%-W-、50年平均降雨量-W、+30%-W+)和降雨间隔(5d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分解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维持着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CWD分解过程缓慢,其碳、氮等物质循环经常被忽视。以往对CWD的研究多集中于CWD的输入、分解、储量动态和功能等方面,但受地理位置、森林类型、演替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各研究区域的结果差异较大。北方森林是林火的高
草地生态系统是中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但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开垦放牧致使草地退化加剧,这已严重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因此,探索有效的管理或恢复措施对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十分必要。围绕退化草地修复已开展众多研究并取得大量进展。近年来,克隆植物空间拓展能力在退化草地生态修复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松嫩草地优势克隆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可通过无性繁殖借助地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森林结构密切相关,近年长白山原始林受到落叶松毛虫严重危害。原始林森林结构多样,落叶松毛虫害空间差异明显,是研究森林结构对害虫种群密度影响的理想场所。为明确森林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关系,并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毛虫的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样地调查,探究森林空间结构参数和群落结构指标对落叶松毛虫种群变化的差异性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不同类型森林的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云
在现代农业中,农业生产高度依赖于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由于化肥的施用方法和/或管理方法不当,其养分利用效率普遍较低,不可避免地造成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如污染地下水和破坏土壤结构,以及影响作物品质等不良结果。与化肥农业相比,施用各种类型的有机肥料或生态友好型农业肥料被认为是发展环保农业的基础。其中,生物堆肥被认为是一种优质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作物产量。但由于其矿化速度慢,某些堆肥中的大量养分不能
土壤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库,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关系到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引发降水格局的改变。降雨频率减少和降雨强度增大变化导致更多降水脉冲事件发生,刺激土壤微生物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并释放大量CO2到大气中,目前每年由降水脉冲引起的CO2排放量约占土壤微生物年呼吸总量的1/5。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亲缘地理学研究对解释物种现今地理分布格局、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的形成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Rhododendron L.)迎红杜鹃亚属(Rhododendron subg.Rhodorastrum(Maxim.)C.B.Clarke)四个物种:Rhododendron ledebourii Pojark.、兴安杜鹃(R.dauricum L.)、R.
随着信息数据化的发展,纸质乐谱逐渐不能满足音乐从业者、学生及爱好者的需求,因此如能将300多个戏曲剧种已出版的乐谱资料,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及筛选并转化为数字化音乐资源,其意义不仅限于戏曲唱腔乐谱资料的整理工作,更能推动戏曲音乐教学及学术研究的发展。笔者于2017年以"当代
期刊
最大集合K覆盖问题(MKCP)作为集合覆盖问题的一个变型,在近些年来得到了研究者特别的关注。然而,现实生产生活中许多问题需要额外标签来刻画不同集合对不同覆盖元素的影响。因此,最大加权集合K覆盖问题(MWKCP)应运而生。最大加权集合K覆盖问题是一个应用广泛的NP难组合优化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最大集合K覆盖问题的求解上,如何有效地解决该加权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