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凝视”是后殖民文学批评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通过对凝视和被凝视的文化经验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关于文化权利、文化体验、文化身份等问题的认识。因为,“凝视”不仅是一种文化姿态,也是一种文化权利。当然,凝视也是一种“看”,是特殊的“看”,看和被看,看谁和谁在看,都反映出主体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状况。本文希望通过这样一个重要概念,表达出自己对莫里森作品的新的认识。
黑人文学是美国国内少数族裔文学中实力最突出、成绩最显著的一支,许多当代作家通过书写表现黑人的独特体验。托妮·莫里森无疑是其中一颗耀眼的“黑色宝石”,她的作品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既融合了非洲传统文化中的口头文学、鬼神传说、黑人音乐等因素,也可以见出她对欧洲文学传统的学习和继承,其写作手法也多种多样,吸引了来自学术界不同视角的评论热潮。
本文从后殖民理论视角探寻莫里森小说中的自我重建问题:通过对白人“凝视”黑人的文化心理的观察和黑人在白人影响下的“自观”文化心理分析,发现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压制下价值观和审美观发生的错位,即:厌恶自己的黑人性并用白人文化的标准来衡量评判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整个世界观都有“白化”倾向。作为被排挤、被边缘化的“他者”,黑人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无法将自己所遭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迫表达出来,他们是失语的族群。本文认为,黑人家族的真实姓名、血缘谱系和家族历史是建构完整自我的必要条件,自我意识从缺失到建构对于黑人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黑人必须了解自己的“根”,不断弘扬黑人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建构黑人真正的自我,建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不再是失语的“他者”,改变被“凝视”的地位,自觉做到勇敢地迎向“凝视”,继而产生与之对视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