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新型能源的储能载体备受青睐。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是一个耦合电化学、力、热等多物理场的复杂过程,传统的实验方法难以获取电池内部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场耦合特性和机理阐释。本文以数值模拟手段为主,辅以实验表征和验证,针对锂离子电池内部电化学-力-热耦合关系复杂和机理不清等问题,从模型建立、机理分析和模型应用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从微观至宏观层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1YFB2402001); 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104a07020003);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No.2020B090919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新型能源的储能载体备受青睐。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是一个耦合电化学、力、热等多物理场的复杂过程,传统的实验方法难以获取电池内部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场耦合特性和机理阐释。本文以数值模拟手段为主,辅以实验表征和验证,针对锂离子电池内部电化学-力-热耦合关系复杂和机理不清等问题,从模型建立、机理分析和模型应用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从微观至宏观层面建立放电过程中的两场耦合模型,厘清电化学-力-热特性的相互关系;而后实现三场耦合并着重探讨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力-热行为对比,最终构筑锂离子电池模型应用场景,基于模型提出提升锂离子电池安全的设计方法。具体研究如下:(1)通过构建电极颗粒尺度(particlelevel)的电化学-力模型,揭示电池内部扩散-诱导应力和锂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现锂脱嵌的“就近原则”规律—距离隔膜较近正负极颗粒优先发生锂的嵌入和脱出。而后基于模型厘清电化学及力学特性关系,并揭示石墨颗粒脱锂过程中扩散-诱导应力形成机制。脱锂过程中颗粒中心展现出径向压应力,而表面则为切向拉应力,颗粒接触部位的应力最大。(2)基于建立的电极尺度(electrodelevel)下三维分层电化学-热耦合模型,阐明电流密度、电势梯度、传质过程与温度梯度的对应关系。发现极耳与极片交界部位电流密度最高且电流密度梯度最大,这也因此导致了该部位较大的电势梯度、固相锂浓度梯度和液相锂离子浓度梯度,以及造成的温度分布不均匀。(3)通过构建电芯尺度(cell level)的三维力-热模型,研究分析温差诱导下电池沿不同几何方向的热应力和膨胀行为,揭示并量化热应力和膨胀行为与电池放电深度及倍率的关系。计算电池沿不同几何方向的von Mises热应力、应变及位移变形,发现电池沿厚度方向在力学行为上更容易膨胀,电池最大位移出现在放电结束时的厚度方向,38Ah方形电池1.0C放电最大位移为1.09μm,仅为电池一半厚度的0.008%。(4)实现多尺度和多维度的电化学-力-热三场耦合模型的构建,系统性地对比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电化学过程、温度变化、扩散-诱导应力和热应力的产生。发现受扩散-诱导应力驱动,颗粒最容易发生破裂的阶段处在恒流充电结束时;受热应力驱动,电芯最容易发生破坏的时刻与充放电倍率相关。进一步地,对比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温度的变化,揭示充放电过程中产热区别及机理,量化各部分热源的产热贡献,发现充电过程中负极极化热占主导地位而放电过程中正极极化热占主导地位。最后系统性地对比扩散-诱导应力与热应力,发现热应力数值比扩散-诱导应力小了几个数量级,5 Ah圆柱形电池在1.5 C倍率下最大热应力为131.7 kPa而最大扩散-诱导应力为30 MPa。(5)基于模型指导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设计,实现模型的安全应用。在前述建模的基础上,从电池安全检测及设计的角度实现了对模型的应用,对威胁锂离子电池安全的重要现象—析锂,进行基于电化学机理模型的析锂深入检测。根据析锂是否进行至集流体界面而提出“完全析锂”和“不完全析锂”,定义了“析锂深度”并基于此估计析锂风险电压区间,从电极设计的角度探索一种缓解和抑制析锂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于嵌入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电动车和储能电池安全检测。本文旨在提升锂离子电池多场耦合建模能力和电化学-力-热前沿理论的发展,同时数据可为锂离子电池安全管理系统模型提供数值范围和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在异相催化领域,二维材料得益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迁移率以及易于发生界面传输等特性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二维材料主要被当作载体材料来负载活性位点,例如,负载在二维材料(二维石墨烯、碳氮材料以及石墨炔等)上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得益于具有较高的原子利用率、良好的催化活性以及作为研究反应机理的理想模型而被当作是理想的异相催化剂。此外,通过对二维材料进行化学修饰来使其具备独特的性能,这一策略能提升二维
氢经济描绘了一个洁净、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以氢气为能源媒介的经济结构体系:利用水电解池制备氢气,将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储存到高能量密度的氢气中;然后利用氢燃料电池将氢气分子中的化学能高效有序地释放,不会产生污染物。然而,当前驱动水电解池和氢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的贵金属催化剂(Ru、Ir、Pt等)资源稀少,价格高昂,不能解决全球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之下,非贵金属储量丰富且价格低廉,成
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是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众多中小企业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的难题。随着企业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近年来第三方物流企业(Third-Party Logistics,3PL)和平台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供应链中成为供应链重要的参与者,为资金约束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因此,在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融资和平台融资成为不可忽视的融资途径。对于不同融资困境下的中小企业,在面临多种融资方式时,如何进行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也被称为次级构筑单元)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形成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晶态材料。由于MOFs具有结构多样、可裁剪、可设计等特点,同时其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大,MOFs从被报道合成以来就被广泛关注,并在气体吸附与分离、药物化学、催化、化学传感等领域均表现出优良的应用前景。MOFs的开放性孔道有利于底物
目前星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作为获取全球风场信息最为有效的探测设备之一,已经成为了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国内的相关科研单位也在积极开展有关研究,已经提出了开展直接探测和相干探测结合的复合体制星载测风项目,目标是获取0km~30km高度范围的全球三维风场信息。本论文基于该复合体制星载测风项目,针对其中的直接探测接收机和相干探测水平风场反演技术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首先对复合体制激光雷达系统中的直接探测
GW150914信号的成功探测宣示着人类进入引力波天文学时代。一般认为天文学起源的黑洞宏观不带电,所以在引力波数据分析研究中都不考虑电荷量的影响。但是根据广义相对论的无毛定理,黑洞性质由且仅由其质量、自旋和电荷量这三个参数决定。而两个黑洞并合过程中辐射的引力波信号就包含了黑洞的这三个参数的信息,所以研究黑洞电荷量对引力波信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引力波信号包括旋近、并合和铃宕三个阶段,其中并合阶段只
铁基合金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及较好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结构材料。然而,当其在海洋、盐雾等苛刻环境中服役,将面临严重的氯离子腐蚀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高度依赖于其表面氧化膜的物理化学特性,这层氧化膜是离子传输、金属溶解和材料退化的保护性屏障。从电子/原子尺度研究氧化膜形成和钝性失效机制,以及合金化作用对其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铁基
若个体不能确定有意义的长期目标并取得相应进展,就会对个体幸福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然而,许多人很难找到有意义的长期目标,尤其是未来工作自我。即使是那些成功找到自己远大目标的人,也常常无法实现这些目标。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使用思维模式-行动阶段理论作为总体理论,提出了一个描述长期目标追求三个不同阶段的框架,并探究了自我反思在每个阶段的重要作用。思维模式-行动阶段理论指出,追求目标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低杂波电流驱动(LHCD)是目前托卡马克的主要辅助加热与驱动方式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到各大装置上。随着装置的运行参数不断提高,更高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温度会对低杂波驱动能力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刮削层中,低杂波与等离子体的非线性效应会很明显改变低杂波的电流驱动效率,包括参量衰变、碰撞吸收以及低频电子密度涨落引起的波散射等。目前,参量衰变和碰撞吸收的研究表明,参量衰变会使低杂波的频谱发生较大的展宽并且
<正>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国华电力公司深入落实国家能源集团"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创世界一流企业行动方案》落地实施,全力营造"留人聚才、干事创业"软环境,加快落实战略人才工程。其中,"青年干部培训"是公司战略人才工程落地实施的关键行动之一。为此,国华电力公司致力于在方案设计、精益运营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实践,力求通过更能激发青年干部潜力的培训项目,科学培养能承担并愿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