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华兹华斯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在法国大革命后期的文学生涯、艺术作品及诗歌理论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然而,国内外的评论界频用道德的,社会的,政治的语汇对华氏进行评判,他们倚重诗人栖居湖畔的人生姿态,而普遍认为:华兹华斯的后革命之变呈现出他的背时性和消极性。
本文将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对华兹华斯进行心理诠释,探寻其回归情结产生的深刻历史动因及丰富内涵,进而揭示作为心理诗人的华兹华斯,其后革命之变旨在为人类寻求一条通往精神家园的心灵归途。
本文由三部分构成:引章,主体和结论。引章介绍了国内外评论界在近十年来对此论题所持的观点及诗人在革命前后的表现,由此引出论点。主体分三章涵盖了回归情结的内容。第一章回归童年,包括回归童年的心理机制与内涵,童年使人感觉灵魂的前存在。第二章回归女性,以长诗《莱文斯通的白母鹿》为蓝本,通过对两位女主人公的分析使读者感悟女性作为灵魂阿尼玛的重要作用。第三章回归自我,自我是灵魂的核心,在博爱中张显灵魂的功能,在无我大爱中实现自我。本文在此三方面作了细致分析及较严密论证,并在结论重申华兹华斯的回归情结以回归灵魂为主线贯穿其后革命时期的创作,他在远离尘嚣的湖畔孤独地求索,探索人生及社会心理,因此心理诗人是他的崭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