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陆气耦合过程及其对季节干旱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面与大气之间的耦合过程存在于多时空尺度。局地陆面要素异常经过一定时间的累积,可通过陆气反馈对更大时空尺度的大气变化产生影响,与干旱的增强和维持有密切关系,干旱给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然而,陆气耦合特征随时间尺度如何变化?天气尺度陆-气之间的水汽热力反馈过程与季节尺度干旱事件有何联系?季节性干旱过程中逐日局地反馈诱发的地表热力异常如何影响更长时间尺度自由大气的热力、动力过程?该影响是否会导致更大范围的降水异常?这些问题都缺乏系统研究。鉴于此,本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揭示东亚区域多尺度陆气耦合特征,阐明天气尺度局地土壤湿度-蒸散发-边界层稳定度-降水的耦合过程与季节干旱之间的联系,探究局地天气尺度陆气耦合与大尺度环流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下游地区季节干旱的动力机制。围绕上述研究目标,本论文从多尺度陆气耦合变化规律,局地陆气耦合对大尺度准定常波的影响机理等方面开展研究。论文主要成果总结如下:
  (1)揭示了东亚地区多尺度陆气耦合特征及其与季风雨带进退的联系,发现陆气耦合随时间尺度增长而增强,热点区(非热点区)的耦合敏感性在季风过境期(后)土壤偏湿(干)的情况下会变得不显著(显著)。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中1981-2017年5-8月的土壤湿度、蒸散发、降水、气温及边界层要素,对比了土壤湿度-降水耦合及边界层相关变化特征在不同时间尺度(日、候、旬、月)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时间尺度越长,陆气耦合越显著,且耦合显著性对土壤干湿条件的依赖性也越小。其中,土壤湿度-蒸发的日尺度耦合与季风雨带的进退密切相关。例如,华北、东北等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为传统意义上的陆气耦合热点区域,但是在季风期土壤较湿的情况下,陆气间的反馈并不显著。而在被认为是非耦合热点区的华南地区,在雨季过后偏干的土壤条件下,也呈现显著的陆气反馈。
  (2)以东北地区为例,阐明了局地天气尺度陆气耦合的气候态特征及其和跨季节干旱之间的联系,发现该地区4-7月“干耦合”事件的持续时间比“湿耦合”事件的持续时间更长,表层土壤湿度-边界层之间的逐日尺度“干耦合”对深层土壤的跨季节尺度干旱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利用一种可以描述土壤湿度和边界层之间水分反馈的度量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耦合干旱指数,将天气尺度陆气耦合和跨季节干旱相联系,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天气尺度陆气耦合的气候态演变及其在跨季节干旱过程中的特点。结果表明干、湿耦合事件均具有通过地表-边界层间的反馈使其自身得以持续的特性。耦合事件的类别取决于边界层的水汽初始条件,干(湿)耦合事件对应干(湿)的初始边界层。东北地区干耦合事件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湿耦合事件。长时间持续的表层土壤湿度和边界层之间的局地逐日“干耦合”对应着跨季节尺度的深层土壤干旱。
  (3)提出了局地陆气耦合与行星波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下游跨季节干旱的动力机制,发现贝湖南侧的陆气耦合对上游罗斯贝波波列有锁相效应,被锁相的贝湖南侧反气旋东侧的北风异常是导致东北持续性干旱的直接原因。针对2017年3-7月东北地区的春夏连旱,分析了环流及陆气耦合特征,结合大气位涡方程诊断了热力和动力过程,并利用区域气候模式WRF和线性斜压模式对诊断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3月北极涛动正位相触发了此次干旱;4-7月,源自大西洋的准定常罗斯贝波列向下游传播,在贝加尔湖南侧区域形成了反气旋中心,该反气旋东侧的北风异常使其下游的东北干旱得以持续。贝湖南侧土壤湿度-边界层的逐日耦合状态在3月由湿耦合主导,4月则转变为由干耦合主导,且在4-7月期间干耦合不断增强。持续的干耦合使得大量感热通量进入大气,并在大气低层形成准定常热源;而在对流层中层,下沉运动导致的云量减少使大气吸收的地表长波辐射减少,形成了冷源。这种上冷下暖的非绝热加热垂直梯度使贝湖南侧反气旋在大气中低层得以维持,该现象可以被认为是贝湖南侧陆气耦合对上游波列的锁相效应。合成分析表明,上述陆气耦合对大尺度环流的作用机理同样适用于东北历年的春夏连旱事件。对贝湖南侧区域2017年3-5月的土壤湿度人为“加湿”,通过WRF模式开展陆气耦合模拟,发现后期5-7月贝湖南侧地表感热对大气低层的准定常加热效应被削弱,不利于反气旋异常的维持,故而下游东北地区的干旱将不能持续。利用与贝湖南侧地表热力异常相关的垂直热廓线驱动线性斜压模式,发现环流对热源的准定常响应和WRF模拟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贝湖南侧陆气耦合过程通过影响大气环流进而影响下游地区持续性干旱的动力机制。
其他文献
南极半岛和南极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存在显著的增暖趋势,这一现象在南半球春季和冬季尤为明显。本文借助于公共地球系统模式(CESM)大集合实验和耦合模式第五次比对计划(CMIP5)1979-2005年的数据,研究了内部变率和外部强迫对南极地表气温(SAT)多年代际趋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对多年代际尺度上,南极地区地表气温存在的主要变率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来源进行分析。利用动力调整方法,进一步将内部变率和外
学位
大气遥相关是指地球上相距较远地域之间大气环流异常的相关性,是几周至季节尺度的大气环流低频变化的空间模态,与行星尺度定常波以及纬向非线性相互作用有关,显著地影响局地及远程的天气、气候变化。本文基于ERA-Interim和JRA-55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针对北半球冬季大气遥相关型属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遥相关度-方差分离融合的新算法,将北半球冬季6种遥相关型按其受主导的时间变率区分为季节内型、慢变型和共有
热带北大西洋地区的海表温度异常会影响周围地区的气候变化,包括巴西北部、中美洲和北美洲、西非和欧洲,甚至东亚地区。因此,研究热带北大西洋地区海表温度变化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先前的研究表明,引起热带北大西洋地区海表温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有关的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热带北大西洋地区在厄尔尼诺事件衰减年的春季变暖。研究表明,热带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与热带太平洋海表
学位
中国紧邻西北太平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绵长的海岸线使得中国成为受(登陆)热带气旋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登陆)热带气旋降水强度大、范围广、影响显著。本论文以2008年第8号热带气旋“凤凰”为例,利用WRF模式开展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并结合三维降水诊断方程,重点研究了“凤凰”登陆期间环流区域内的降水物理过程特征和机制,以及不同降水强度分档中降水物理过程的特征和差异,主要结论如下:  “凤凰”登陆期间,
学位
本论文利用跨尺度预报系统MPAS对中国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在网格设计中使用JIGSAW-GEO生成了中国区域加密Delaunay三角网格,而后再根据拓扑关系生成了MPAS所需的SCVT网格,在中国区域分辨率约为30km,其他区域约为120km。采用上述区域加密网格与全球120km分辨率的准均匀网格对比后发现,在进行局地加密后能够极大提高对天气系统细节的模拟能力。与采用嵌套网格的区域模式相比,MPA
学位
欧亚大陆范围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覆盖类型种类众多,其中干旱和半干旱的草原,沙漠和脆弱的高海拔生态区所占面积较大,整个大陆又横跨五个气候带,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复杂,干旱是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亚大陆干旱事件频繁发生,开展欧亚大陆干旱的评估与监测研究,已成为学术界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基于改进的植
中国南海位于亚澳季风区的中心。南海夏季风是连接印度季风、东亚副热带季风、西北太平洋季风、澳大利亚季风等季风子系统的桥梁。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标志着亚洲夏季风开始建立,且夏季风爆发的异常与随后夏季风的演变及其相关的大气环流和降水异常密切相关,因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相比之下,南海夏季风撤退所受到的研究关注要远少得多,其现象和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基于多套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并结合简单的大气模型,以及热带
中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冬季气温同时受到热带及中高纬环流系统的共同作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难度较大。中国东北冬季气温的变率与其余地区存在差异,这进一步加大了东北冬季气温预测的难度。目前,大部分现有气候模式的预测效能集中在热带地区,对中国,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气温预测效能较低。此外,近几十年来中国冬季气温季节内转折特征明显,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由于东北冬季气温变化的特殊性,本文在认识气候变化新规律的基
学位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区域性天气变化,是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方向。普遍认为北极海冰有可能通过改变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北半球天气和气候。此前研究多集中在北极海冰变化对平均环流的影响。大气阻塞作为中高纬度经典的大尺度经向环流,对中纬度天气变化有着直接影响,但大气阻塞对北极海冰融化如何响应目前尚不清楚。大气阻塞也被认为有可能加速北极海冰融化。因此,探究北极海冰与大气阻塞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更加准确地预测中
热带地区东传的大气季节内振荡(MJO)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大气变率之一,是连接天气与气候的桥梁。MJO通过热力强迫和遥相关对许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系统都有影响。MJO在海洋性大陆地区存在传播障碍现象,其对流能否传播穿过海洋性大陆决定了MJO对全球天气气候的影响。但是当前的气候模式对MJO的模拟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模式普遍夸大了海洋性大陆地区MJO的传播障碍。本文首先评估了CMIP5模式对MJO的模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