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ic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是由两排平行的钢筋混凝土桩,以及在桩顶的压顶梁和联系梁形成的空间门架式支护体系。由于这种支护结构具有侧向刚度大、施工方便等优点,所以从最初应用至今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已经在实际工程中得到相当多的应用。但是目前这种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还不成熟,各种简化计算方法主要局限在采用二维平面模型进行分析,无法体现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空间复杂受力特性。而在具体工程运用时,确定支护结构参数如排距、桩距、支护刚度等时经验性、人为性因素较多,各种结构参数变化时结构工作性能的变化特征尚不明了,这些都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更深层次的研究,以使其能够更广泛地应用。 根据目前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了目前双排桩支护结构在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及主要的计算方法,提出双排桩支护结构进一步研究、发展的方向。即完善该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掌握在各种结构参数如前后排桩排距、桩体刚度等变化时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性能的变化,达到对结构的最优化设计。 (2)总结了论文涉及的有限元理论,并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建立了用于后期比较分析三维双排桩基坑支护源模型。之后通过改变计算模型,探讨了基坑开挖尺寸及支护顶梁刚度对空间效应的影响。 (3)通过修改前期建立的源模型,改变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各种支护参数如排距、桩距、顶梁和支护桩刚度、开挖深度、桩间土性质、被动区性质、排桩布置方式等进行计算,分析这些参数改变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变形情况的影响,总结出相关的变化规律。同时还比较了单排桩与对应的双排桩、顶部加水平内撑与未设置顶部支撑时支护结构变形受力情况的差异。 (4)比较了是否在桩土之间设置接触面单元时双排桩支护结构变形的差异。之后后通过改变计算模型中的接触面属性,分析了接触面的初始法向刚度及初始切向刚度对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支护桩桩顶竖直沉降、基坑周边地基沉降及基坑底部土体隆起的影响,对模拟桩土接触时如何设置接触面参数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截止到2007年底,在我国已开工建设的18条客运专线中,桥梁总延长达3607km,占正线长度的53%;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箱梁约占桥梁总延长95%以上。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铁路对九江长
FRP管混凝土与混凝土板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形式,上面为混凝土板,下面为圆FRP管,FRP管可以空心、可以注入沙浆、轻骨料混凝土等,这种结构充分利用FRP所具有的优越抗拉性
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是我国在湿陷性黄土区修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区段占全线总长度的65%,黄土湿陷等级从Ⅰ级到Ⅳ级均有分布。正线全长484.518km,设计时速350km/h,全线铺
高效减水剂和优质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掺入,促使混凝土可以在较低水胶比的条件下形成高强度混凝土。而我国优质掺合料资源有限,已经突显出短缺现象,开发新的掺合料迫在眉睫。煤
我国高速铁路多采用无碴轨道型式。无碴轨道与有碴轨道相比对路基沉降变形的要求更为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已成为高速铁路路基的最大特点。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刚刚起步,京津客运
填海造地给陆地资源紧缺的区域缓解了土地供求的矛盾,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空间,然而在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软土却给填海造地工程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它是近代在湖泊、沼泽、河湾
波纹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组合梁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可以看成是由混凝土顶底板、体外预应力筋和波纹钢腹板构成的高效组合结构,是对传统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一种改
冻土是地球系统五大圈层之一的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季节冻土在内,现代冻土分布面积占全球面积的50%以上。我国境内冻土分布广泛,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21.5%,季
斜坡的稳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界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近年来众多学者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斜坡的稳定性问题,其中强度折减法是最为关注的方法之一,而且也是运用较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