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探讨MED在局部创伤小的基础上是否对全身生理机能影响也小;通过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和传统开放椎间盘切除术(Open discectomy OD)病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的差别,观察两种手术对人体创伤应激反应大小不同,从全身机体免疫反应角度量化评价MED的微创效果。研究对象和及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6月选择符合观察研究纳入标准的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应用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为MED组;另20例行传统开放椎板间切除术,为OD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3、5天凌晨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TNF-α、IL-2、IL-6浓度,同时检测CRP浓度。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髓核摘除量等术中参数;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记录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出院随访结果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效果。测得上述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结果显示MED组病人术中出血比OD组少(62.5±15.34ml VS 77.0±27.74ml, p = 0.048)、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小(1.69±0.15cm VS 4.40±0.75cm, p<0.001),其他手术参数无差异。MED术后伤口疼痛程度1、3天低于OD组(P=0.007,P=0.03)。MED组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OD组短,临床效果两组无差异。2.术前MED组和OD组血清TNF-α、IL-2、IL-6和CRP浓度相比无差异(P >0.05)。术后1天血清TNF-α浓度两组均较术前明显升高(MED P=0.016,OD P=0.049),OD组明显高于MED组(P=0.049)。术后3天血清TNF-α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天两组血清IL-2浓度均较术前有降低(MED P=0.024,OD P=0.001),两组相比无差异(P=0.098),至术后3天后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天血清IL-6浓度两组均较术前明显升高(MED P=0.001,OD P<0.001),OD组明显高于MED组(P=0.001)。至术后3天稍有下降但是仍维持在较高水平(MED P=0.031,OD P=0.021),OD组仍高于MED组(P=0.004),术后5天,两组IL-6浓度下降至术前水平。术后1天两组病例血清CRP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MED P=0.001,OD P<0.001),OD组明显高于MED组(P<0.001),术后3天OD组仍高于MED组(P=0.002),术后5天血清CRP浓度明显下降至术前水平两组无差异。3.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TNF-α、IL-2、IL-6、CRP和术中参数相关关系,发现IL-6和术中出血有正相关关系(r = 0.456,P=0.003),CRP和术中出血也有正相关关系(r = 0.377,P=0.018)。IL-6、CRP和其他术中参数无相关关系,TNF-α、IL-2和本研究所有术中参数均无相关关系。结论:1.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局部症状轻等优势;同时可取得和传统手术相当的临床效果。2.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相比,MED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反应更小,全身创伤应激反应小于开放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小。3.术中出血可能是影响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大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