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认识农村基层治理的结果,还是治理过程的规律,我们都要把目光转向农村的文本背景,分析农村政治发展的具体障碍.在农村,动员与参与,接纳与成就感,反抗与依赖等不同的现象表明,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使农村基层成为实现农村发展的平台?农村的发展既有赖于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市场的巨手拉动,同时也离不开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农村非政府组织的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的独特作用是政府和市场不能替代的。农村非政府组织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修复机制和支持系统,是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可以借助的另一只手。在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基层政府在机构改革中规模精简、财力受限,直接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力不从心,国家支农建设的大量资金、项目缺乏能够相应承接的自治组织。本文主要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公共性问题,按照“RNGO的基本理论—RNGO的兴起与发展—RNGO公共性基础—RNGO公共性释放障碍—RNGO参与基层管理路径”这个总体研究思路来进行的,把非政府组织与“三农”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农村非政府组织公共性释放的途径,开拓了研究“三农”问题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