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信息化以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主要特征,是工业化后的社会发展新阶段,它将对传统工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经济增长转型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由已粗放型增长为主转变为以集约型增长为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并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创新功能,产生倍增效应,科学界定用来改造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本身的内涵,理顺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的思维脉络。 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对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行原因和可行性分析,后起国家或地区由于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同时,在同样的资金资源、技术成本条件下,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只要在国家的保护下达到规模经济阶段,就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从而在其传统的资本或技术密集的分工领域内,追赶或超越先进的国家或地区。 已有的理论框架下对信息技术进入传统产业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信息技术能辐射和提升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有高度创新性、高度渗透性和高度倍增性,它能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信息技术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分化和替代,并能够通过管理创新重组传统产业。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产业的时空限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传统产业经济的空间扩大到覆盖全球的若干领域,大型跨国公司有可以效地组织其经营活动,Internet上的购物已没有了国界,也没有昼夜之分。 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关键在于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传统产业的转型正在成为一种全球潮流。这种转型有三个特点:一是以信息化为重点,发展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整体进行调整,为资本、信息、商品在全球范围内便捷流动,创造新的模式。二是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高新技术产业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三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改造和转化传统产业。这种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将为世界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同时,这也给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规则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即使再发达的传统产业如果不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自己结果终将被淘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广泛使用,信息化的生产方式形成与普及,未来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趋势和规律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可以催生新的产业结构,并可以催生许多新产品与新服务。最后研究产业融合产生的条件,产业融合的内涵,以及产业融合理论可能带来的创新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