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论文选取夫子庙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地方建构的过程、机制、阶段性结果和空间使用评价。夫子庙历史街区作为南京城市发展的文化名片和老城更新的典型空间,其物质空间及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地方特征。本文通过对夫子庙改革开放以后的更新活动进行梳理,试图探索以下问题:夫子庙是如何成为今天的状态的?在其更新的不同阶段都展现出了怎样的地方性,以及分别是由哪些动力机制主导的?空间使用者是如何评价夫子庙的地方性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516781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选取夫子庙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地方建构的过程、机制、阶段性结果和空间使用评价。夫子庙历史街区作为南京城市发展的文化名片和老城更新的典型空间,其物质空间及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地方特征。本文通过对夫子庙改革开放以后的更新活动进行梳理,试图探索以下问题:夫子庙是如何成为今天的状态的?在其更新的不同阶段都展现出了怎样的地方性,以及分别是由哪些动力机制主导的?空间使用者是如何评价夫子庙的地方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地方性观点有什么异同,如何去看待?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回顾国内外关于地方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引入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和人文地理学中的地方研究理论,将地方建构的重点放在对于不同阶段动力机制的剖析和对其动态特征、差异特征的讨论上,整理出历史街区地方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后续的研究做准备。第二部分(第三、四章),首先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发展背景及夫子庙街区的更新活动与典型发展阶段;而后,从物质空间更新和商业空间更新两个角度介绍了近年来夫子庙更新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政府企业化主导下的地方建构方式。第三部分(第五章),通过问卷调研与访谈的方式了解空间使用者对于夫子庙街区的地方性评价,构建地方评价模型,从空间消费者的视角提出基于空间感知-地方认同的地方建构机制。第四部分(第六章),从动态特征、差异性特征两个角度对夫子庙街区的地方建构进行讨论与评述。首先剖析复建期、景区升级期、文教转型期、复合提升期中不同的动态的地方性表征和不同时期政府主导、消费者感知过程中的地方建构的差异。而后讨论不同阶层和不同属地来源的空间使用主体的差异化地方评价结果,提出空间资本化、文化资本化、文化符号化与消费区隔化四种动力机制导致了地方评价的差异与生产-消费阶段的价值关注错位。第五部分(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讨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其他文献
利用太阳能光热转化技术来满足建筑供热空调、工业用热等巨大需求具有明显节能环保优势。相比于常规采用吸收涂层的太阳能集热方式,直接吸收式集热器依靠集热介质自身的光学特性吸收太阳辐射,具有温度分布均匀,高温耐久性强,加工简单等优势。太阳能热利用中额外蓄热装置增加了系统的占地空间与换热环节,且相变材料蓄放热过程热阻较大等问题都限制了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整体效率和稳定性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基于纳米颗粒对于太阳辐射
柴油发动机具备扭矩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好、排放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用机械、船舶动力等领域,在工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柴油机控制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是改善柴油机工作性能的关键技术。电控VE分配泵中的油量执行器机构是位置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喷油泵的喷油量自动控制。在柴油机喷油系统中,油量执行器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
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位于四季气候严峻的地区,因此城市建筑供热采暖能耗非常高。由于我市因供热而高速运转的能源厂排放的CO2值较高,为解决此问题许多项目正在实施,以求不断改进供热设备、提高供热技术。但是对正在运行的能源产业启动节能技术是有缺陷的。作为能源主要消耗的房屋供暖对能源是有要求的。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关于题目和整体框架的介绍。第二部分是关于建筑节能的理解、能源损耗和能源测量技术的解释、建筑节能设计
人口老龄化是近些年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巨大考验,对于我国而言,老龄化问题更是越发明显。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居家养老已成为趋势,同时也非常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而怎样能够为老年人营造一个适合养老的家居及公共环境是当今社会聚焦的关键点。目前大部分老旧住区的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水平不高,因此需要去了解老年群体生活的特点和规律,归纳出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总结出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现实状况以及探讨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模式
街道,城市公共空间的基础单元,是展示城市生活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城市更新和历史保护的愈发重视,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街道在保护更新中,面临一系列挑战:交通拥堵失调、街道风貌遭建设性破坏、基础设施亟待改善,社会矛盾复杂激化。传统街道的公共生活和活力正在渐行渐远。而与此同时,随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共享理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的
国家信息化战略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创造了机遇、提供了环境土壤,“互联网+”计划的持续推进带动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这一背景下,“电商村”的应运而生在改变农村社区的同时,也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和路径。本文以苏中南地区电商村的典型样本为研究对象,在社区尺度上探讨“电子商务”这一新兴条件和特殊背景下,因“电商村”的形成和发展而给所在农村带来的社会、经济、空间布局等多重影响和改变,并据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医疗设施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支持。医疗设施的规划问题是跨学科命题,综合了医疗和规划两方面的问题,我国目前有卫生部门主导的医疗卫生规划和规划部门主导的公共服务设施两种相关规划,缺少专门的医疗设施规划。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各类疾病之首,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强等特点,有效的医疗设施规划能节约患者的就诊时间。因此,从心血管疾病角度出发研究医疗设施规划具有必要性。此外,心
燃气驱动氨水吸收式热泵系统可以从空气等低温热源中提取热量,相对于燃气直接燃烧供热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具积极意义。在特定的工况条件下,氨水吸收式热泵系统中吸收器和发生器之间存在温度重叠的现象,部分吸收热可回收用于发生过程,从而提高了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当蒸发温度降低或者回水温度升高时,氨水吸收式热泵系统的GAX效应会减弱甚至消失,但是精馏热的数量和品位增加。当GA
移动式热能储存是一种灵活高效的供热技术,该方法不受供热管网距离不足和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的限制,解决了热能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问题。然而,将目前常见的储热材料用于移动式储热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水适合用于100°C以下的热能储存,熔融盐易冻结、易腐蚀,混凝土在高温下化学性能不稳定,赤藻糖醇等潜热材料存在热分解、过冷等现象,化学反应储热材料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等。本文通过对移动式储热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渐进入都市圈一体发展、新城与老城结构优化的新阶段,各大城市高速发展,中小城市也随之迅速扩张。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提升自身以及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同城化发展是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2005年以后,我国开展了众多自上而下的同城化实践,当前阶段的同城化发展大多是以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为目的。边缘新城区在同城化发展中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边缘新城区在区域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