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CKD5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纤维化气虚血瘀证,血透组与非透析组患者的肝纤四项的差异,评估肝纤四项是否可以作为无创性肾纤维化检测指标。运用LC-MS的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探寻CKD5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纤维化气虚血瘀证非透析和血透患者血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索血透与非透析患者的差异。探索慢性肾脏病5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纤维化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式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群),拟建立该病证结合模式客观化、定量的科学表达体系;并从代谢物水平为探讨中医证候本质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7月份到2013年3月份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大学城分院、芳村分院的肾病门诊及肾内科住院部的慢性肾脏病5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未透析患者30例;纳入大德路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32例。体检健康空白组30例。对肝纤四项的检测结果和气虚血瘀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留取受试者血液,分离血清,运用LC-MS进行代谢组学检测。使用Analyt软件采集数据,得到代谢指纹轮廓图谱,markerview软件(version1.2, AB SCIEX)进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得到所有marker在各样本中的量化信息,导入Simca-P11.5软件,分别采用无监督分析方法及有监督分析方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得到不同的marker在样本聚类中的贡献。从不同临床意义的角度出发,找出组间差异性较大的化合物。应用TOF确定化合物的精确质量,通过HMDB、KEGG相关数据库检索,以及Pubmed等相关化学信息检索,推测潜在生物标志物可能的分子式,对OPLS-DA和VIP值确定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结构和功能解析,结合生物学意义,发现对阐释机理,诊断疾病,用药治疗有指导意义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1.慢性肾脏病5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透组较非透析组的肝纤四项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气虚血瘀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透析组评分平均分稍高,但P=0.65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慢性肾脏病5期肾纤维化气虚血瘀证非透析组的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中,较健康人增多的有脂类物质、炎症物质,而血透组上述物质最少,且与健康组相比,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少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透析组的氨基酸、肉毒碱类物质等较健康人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且透析组上述物质含量均为最高,且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慢性肾脏病5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纤维化气虚血瘀证患者血透组较非透析组的肝纤四项升高。2.血液透析干预后虽然纠正了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体内的水钠潴留、酸碱失衡、电解质代谢紊乱等,并未改变其肾脏纤维化的本质,且血透患者的气虚血瘀症状却突显出来,肾纤维化指标、气虚血瘀症状加重,提示中医临床上可以益气活血为法综合用药拟方,以改善血透病人的气虚血瘀症状。3.慢性肾脏病5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纤维化气虚血瘀证血透、非透析与健康人三组间的血液代谢谱有显著性差异,非透析患者的脂类、炎症物质较健康人显著升高,血透组显著降低,说明血液透析可清除上述物质;非透析患者氨基酸、肉毒碱等能量物质较健康人显著降低,而血透患者上述物质明显升高,可能与其透析后放宽限食以及定期补充左卡尼汀等能量物质相关。4.从代谢组学角度上,CKD5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纤维化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式的可能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脂类物质、炎症介质,提示临床上可适当使用调脂药物治疗,中药以活血化瘀为主;其氨基酸和能量物质减少,治疗上可补充必需氨基酸及能量物质如左卡尼汀等,中药以益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