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重大议题。由于中国地域广袤,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人口基数和老龄化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人口老化的速度并不同步,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现象。纵观传统研究,大多基于省域层面,由于空间尺度较大,模糊和掩盖了省内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很难清晰地刻画和展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细部特征与变化样态。因此论文选择县域空间尺度,采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清晰地刻画了中国2283个县级行政单元上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剖析了人口老龄化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国实施差异化的人口政策提供预警和决策导向。研究结果表明:(1)从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来看:县域尺度上,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胡焕庸线”是显著的分界线;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以均质化、轴带特征为主,而胡焕庸线东北半壁呈现出中心—外围,沿海—内陆等分布特征;省际边界对人口老龄化分布存在一定影响;各地区老龄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其空间关联类型变化显著,具体表现为高—高区域在沿海出现破碎化特征,在内陆地区呈现连绵化特征,高—低区域变化并不明显,低—高区域有所增加,低—低区域退缩态势显著;十年间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2)从老龄化水平空间分布变化来看:2000-2010年间,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均值从6.7%增加为8.7%;10年间,步入老龄化阶段的县域明显增多,类型变化明显;老龄化的内迁态势显著。(3)人口老龄化增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快速、较快增长区主要分布于兰新铁路沿线、东北地区、成渝地区及贵州部分区域;较慢增长区和慢速增长区主要分布在南疆、西藏、青海南部、江西、华北平原、以及东部沿海区域。(4)影响人口老龄化时空格局变化的首要因素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自然更替,而人口的流动、迁移、城市化等外缘性因素为辅助性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典型区域社会经济因素与人口老龄化变化相对脱钩,而人口流动已成为重塑区域人口老龄化格局不容忽视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