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菊生产过程中大多以分株移栽为主,容易发生病害;部分产区采用较粗放的扦插育苗措施,扦插成活率及种苗质量较差。本试验对不同栽培类型的药用菊花进行了扦插生根影响因子及技术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为:1.大洋菊、贡菊中上部插条(包括摘心和不摘心)在始根天数、最大根长、平均根长、总根条数以及生根率上均表现良好;大洋菊、贡菊中以上部不摘心插条作繁殖材料效果最好;小洋菊中上部不摘心插条与中部插条表现较好。复合基质在总体生根效果上均强于单一基质;单一基质中粗砂、细砂有助于药菊扦插苗根系的伸长和根条数的增加,但生根率较低,而园土和草炭则表现相反;复合基质中,园土:草炭(1:1)和细砂:草炭(1:1)的配比对药菊扦插生根较为有利。在药菊扦插繁殖育苗中合理的施用肥料对壮苗的培育有积极的作用。高磷钾含量的复合肥优于低磷钾含量的复合肥和单一肥料,肥料中增加磷钾含量有助于药菊壮苗的繁殖, N:P:K比例为17:17:17磷铵钾型复合肥效果最好。2.药菊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稍微增加后直线下降,下降原因主要是可溶性糖前期用于插穗不定根的诱导、萌发和伸长,不定根生成后,可溶性糖消耗减少,其含量又缓慢回升。POD因其具有增强抗逆性和调节生长的双重作用,各栽培类型因其本身的抗逆能力和生根能力不同,而导致其在扦插生根过程中的变化曲线不一致,异种大白菊和贡菊的抗逆能力较强,生根能力较弱,大洋菊和小洋菊则相反。但各栽培类型药菊插穗在生根之前,POD均有一段时间活性下降,为IAA含量的增加提供条件,从而有利于不定根的诱导和萌发。各栽培类型PPO活性的变化趋势较一致,不定根突破表皮之前,PPO活性持续降低,不定根伸长阶段,PPO活性开始升高,可见低活性的PPO有助于不定根的诱导,高活性的PPO有助于不定根的伸长。大洋菊、小洋菊和贡菊的IAAO活性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均是不定根诱导阶段活性降低,IAA的含量增加,有利于不定根的诱导,不定根伸长阶段,IAAO活性呈波浪形变化,以保持IAA含量的稳定。异种大白菊的IAAO活性在开始急剧上升,在不定根诱导、萌发和伸长阶段其活性直线下降。3.从解剖横切面上看,药菊茎是由层次分明的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和髓射线等几部分组成的。药菊扦插生根属于诱生根原基型,扦插生根过程中未发现有愈伤组织的形成。根原基位于髓射线与形成层的交叉点上。根原基形成较快,扦插2天后形成层细胞分裂,细胞质变浓,细胞排列紧密,以后分裂细胞增多,形成分生组织团块,进而分化出不定根原基。根原基向外分化成钝圆椎形的生长锥和根冠,溶解皮层细胞,突破表皮形成不定根,向内分化为韧皮部和木质部,直接与插穗的韧皮部和木质部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