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金小说中的地方与地方感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华裔美国作家哈金(Ha Jin)通过创作诗歌迈出了进入文学世界的第一步,之后又以小说家的身份获得荣誉并引起批评界的关注。在其小说《池塘》(1998)、《等待》(1999)和《自由生活》(2008)中,哈金重在表现移居者及其挣扎经历,尤其是中国国内或来自中国的移居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三部小说可以看作一个系列,反映了哈金在地方问题上的思考。本论文从人文地理学理论出发,探讨哈金三部小说中地方与政治、道德以及文化之间的复杂联系。换言之,在哈金的作品中,政治行为、道德关注与文化影响带来地方感。在地方感的作用下,不受约束地脱离一个地方,尤其是故土,而移居至另一片土地成为难事,甚至是不可能之事。对移居者而言,一方面,地方是他们欲融入另一片土地却无法摆脱的沉重包袱,另一方面,地方是他们为了获取安全感与熟悉感而主观依恋的参照体系。由于哈金在其小说中反复提及小说人物对于政治的反感厌倦,本论文对哈金作品保持批判态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序言,包括哈金其人其作介绍、文献综述、理论框架,即人文地理与“地方”论,同时说明本论文的结构与研究目的。第二章解读小说《池塘》中的主人公邵彬在试图跳出所在的马歇亭镇而追求个人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的政治阻碍,进而阐明马歇亭镇作为故土所承载的政治内涵。第三章分析小说《等待》中的主人公孔林在从鹅村移居至木基市后,等待十八年以求离婚的过程中受到的道德约束,进而表明鹅村作为故土所承载的道德内涵。第四章解读小说《自由生活》中以吴南一家为主的中国移民在举家迁移至美国后仍受到的文化影响,进而反映中国作为故土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第五章为结语,结合哈金的个人经历,概括哈金在这三部小说中所传递的对于“地方”的态度。通过将笔下人物引向相似的命运,即从政治、道德抑或文化层面上受故土所阻碍并对故土产生依恋,哈金揭示了地方所具有的政治、道德和文化“地方感”。此外,结语部分总结和评价国内学者对于哈金作品中迎合西方读者的观点。本论文认为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哈金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确体现“东方主义”,但同时也试图从创作主题与创作语言的转变上回归,从而体现作者自身对中国的故土依恋。
其他文献
无论在非裔文坛、美国文坛还是世界文坛,美国黑人作家托妮·莫里森都是一个领军人物,普利策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正是对其高超写作艺术的肯定。她是一位多产作家,2012年,她的
动态多目标优化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研究和现实诸多工程之中,研究如何求解此类动态目标优化问题的算法,对推动动态多目标优化领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科研与现实意义。而目前,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其独特的快速收敛的优势而被应用于求解静态优化问题。但当该算法被运用于求解动态多目标优化问题时,粒子群优化算法很难收敛到前沿面,同时多个目标之间的冲突性、问题随着时间的变化性以及粒子群固有的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特点,迫切需要
数字液滴微流控(Digital microfluidics,DMF),简称数字芯片,是与微流控通道液滴技术相平行的微流控液滴技术。数字液滴技术是通过向已被采用蒸镀、溅射或刻蚀方法制作于芯片
股市预测任务主要基于股市相关数据对股价的未来走势进行预判,由于其可观的收益备受关注,但相对于其他领域的预测任务,该项研究也因股市的高度随机性而更为困难。近年来,研究
油砂沥青是油砂中重要的烃类有机物,为了掌握油砂沥青内部结构以及热解过程,利用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油砂沥青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探究,建立了最优油砂沥青分子
本文基于掺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系统研究两模拉比模型的非经典性及其操控。从一个掺杂的BEC系统出发获得了两模拉比模型哈密顿量。在色散近似下推导了一个可以精确求解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化合物作为多孔晶态材料,不仅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而且结构可调,因此得以广泛应用。近年出现的导电MOFs集多孔和导电两大特性于
目前,随着世界上许多油田逐渐进入高含水期,其产出原油的含水量逐年升高。当原油的含水量过高时,则在其开采后的运输、储存、再加工等过程中会出现设备腐蚀、相关设备的工作
自从Nelder和Wedderbum在1972年提出广义线性模型(GLMs)后,这个模型在统计学中起了很大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的广义线性模型为yi=h(xiT)+ei,i=1,2,...,n,其中相依误差ei=G(...,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资源来替代化石燃料资源迫在眉睫。生物质是一种可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碳源,其中碳水化合物作为生物质中的重要组分,可通过不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