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i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代以来,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原的构造隆升和扩展对高原及周边区域的构造格局、地貌发育、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边界由阿尔金、海原等大型走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所控制,其内部发育大量走滑、逆冲断裂及褶皱构造,吸收了主要的上地壳变形,影响着该区域的地貌形态和构造活动,研究这些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和构造转换模式是深入理解和认识新生代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阿拉善地块则位于高原东北缘北部,地块南部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相接,分布一系列逆冲和左旋走滑断裂,同时也发育了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然而,祁连山内部断裂构造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应力是如何转换?阿拉善地块南部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是什么?黑河的河流地貌形成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对区域构造变形与扩展是如何响应的?因此,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转换机制、地形地貌演化、生态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不仅对认识和理解该区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层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于挖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的国际价值和助力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申遗工作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遥感科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质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处理、影像解译分析和野外考察验证,重点聚焦该地区的关键断裂带--昌马断裂和雅布赖断裂,分析其断裂的空间分布、几何分段特征和滑动速率,讨论它们与阿尔金断裂构造变形与应力转换关系,刻画北祁连、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块南部在距今33 Ma以来的构造变形机制和地貌发育过程,探究高原隆升与扩展对黑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生态环境和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1932年昌马地震沿NW-NWW的昌马断裂产生了长约120 km地表破裂带,由5段长为14.4-39.56 km不连续的一级破裂带组成;地震地表破裂可以跨越长0.3~4.5 km和宽2.2~5.4 km的阶区构造,但终止于断裂带最东端宽约6.3km的挤压型阶区;估算断裂中东段和东段的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3.43±0.5 mm/yr和4.49±0.5 mm/yr,吸收了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约3-4 mm/yr的变形。探槽的分析研究表明:晚第四纪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地震事件:事件一(距今9.4±1.0~9.6±1.0 ka),事件二(距今6140±30 BP~7.0±1.1 ka),事件三(距今3000±30~5700±30 BP),事件四(距今1960±30~2030±30 BP),事件五(距今<1960±30BP),以及事件六(1932年昌马地震)。(2)NE-NEE走向的雅布赖断裂长138 km,其南西段与北东段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中段以正断活动为主。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结果显示,雅布赖山在白垩纪(距今约135-71.5 Ma)时期,经历了快速冷却和构造抬升;白垩纪-始新世时期(距今约70-33.9 Ma),雅布赖山经历长期的剥蚀作用;渐新世-早上新世(距今约33.9-5 Ma),雅布赖断裂开始左旋走滑活动,造成白垩纪红色岩层发生47±2 km的左旋位错,其长期走滑速率为1.40±0.06 mm/yr;上新世(距今约5 Ma)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变为东西向的拉张应力,断裂活动表现为左旋走滑兼正断活动。雅布赖山的正断层活动造成下盘山体持续抬升,阻挡限制了沙山的迁移与扩展,为巴丹吉林沙漠中世界最壮观的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地貌景观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地势条件。(3)黑河上游、中游河道在北祁连山脉及其前缘的断裂构造活动影响下,发生自东向西迁移,穿过正义峡向北流至额济纳旗,形成了河流下游巨型冲洪积扇,成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主要物源。黑河流域1995-2015年的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黑河中游长期的过度用水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2000年开始,对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使得下游约69%的退化土地得到显著恢复,植被覆盖增加,年均降水增多,原本干涸的尾闾湖居延海也逐渐恢复。同时,调水平衡模型表明当中游向下游年平均输水量阈值为11亿立方米、下游与中游的径流量比值为1.4时,可以维持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用水平衡,这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跨流域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重底线”的可持续生态恢复提供重要参考。(4)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自33 Ma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模式:第一阶段(33-10 Ma),在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下,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活动延伸进入阿拉善地块南部,并影响了雅布赖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第二阶段(10-5 Ma),NE-SW向挤压应力使得高原东北缘地壳缩短,祁连山开始快速隆升,其内部和北祁连山前缘的走滑和逆冲构造开始活化,阿尔金断裂的走滑变形被祁连山内部的走滑和逆冲构造所吸收、转换,同时阿拉善地块南部左旋走滑活动逐渐减弱;第三阶段(5 Ma-至今),区域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换为近EW向的拉张应力,而雅布赖断裂则转变为以左旋走滑兼具正断活动的拉张性质;同时,北祁连山脉继续不断隆升和区域构造变形向河西走廊一带扩展,不仅控制了黑河中、下游河流迁移、改道,也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独特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起到重要影响。综上,本研究从不同的时空尺度,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南部“山脉-河流-绿洲-沙漠”系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构造-气候-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出北祁连山脉的构造隆升与扩展对该区域地表演化过程的内、外动力两方面控制作用:在地壳增厚和构造抬升等内动力作用下,断裂和褶皱变形吸收了地壳变形,控制了河流地貌和沙漠地貌的形成格局;外动力方面,高原的隆升不仅影响了气候,使得祁连山脉第四纪形成冰冻圈,在其北部发育近东西走向的低洼廊道,为沙源物质提供运输通道,并在河西走廊及阿拉善南部形成了以荒漠、绿洲为主的生态环境格局。
其他文献
地图以形象化的图形语言表达抽象时空数据中蕴含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认知工具。随着制图技术和可视化载体的发展,地图的制图形式愈加丰富,信息表达与交互能力也不断提高。尤其是2016年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的新一波发展浪潮兴起,以Holo Lens、Magic leap、苹果、华为等为代表的商用AR设备成熟,使AR成为地图制图和空间数据可视化的新的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地物分割是SAR影像解译的一个基本环节。传统的地物分割算法存在大量人工干预,复杂度高,在泛化性和时效性上都无法达到要求。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因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在图像分割领域发展迅速。在SAR大数据背景下,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可以依托海量的标注数据进行权重迭代更新,使得模型输出能够逼近标注结果。深度学习模型的产生是专家知识与
地表蒸散是农田生态系统中水资源耗散的重要形式。研究农田作物蒸散模型,是掌握作物耗水规律,提升灌溉效率与区域农业水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现有的主流蒸散模型在地块尺度的应用受到可用数据限制、像元尺度效应等影响,数据表征能力和精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地块尺度的地表参量特征,需要突破现有能量平衡蒸散模型对热红外遥感数据的需求,从蒸散机理出发开展高分辨率地块尺度蒸散模型研究,建立完整高精度的地块蒸散估算
近年来,由于新冠疫情、气候变化以及以贸易制裁为主要手段的国际政治博弈,农业生产与农业安全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物胁迫与衰老的精准监测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农药(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肥(氮肥等)的精准使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遥感能够提供高效、无损、实时、大面积的田间观测,为作物胁迫与衰老的精准监测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对作物胁迫与衰老的发生机理以及光谱响应机制进行研究,针对不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伴随着4个“五年计划”的全面、深入实施,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城镇人口增多,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城镇化最直观的空间体现,中国城镇用地迎来了高速、波动扩展期,带来诸多不可避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背景,本学位论文选题为“中国城镇用地扩展及其对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以期为科学评估中国城镇用地扩展对环境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国城市
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日益严重。亟需有效的小麦条锈病监测方法为病害防控提供支撑。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无损、实时、精准、大面积的条锈病监测提供了有利契机。然而,目前基于遥感的条锈病监测研究对成像遥感“图谱”病害表征信息挖掘不深,不同尺度下的条锈病监测模型和算法不够完善。因此,本研究以小麦条锈病为研究对象,以条锈病发生发展机制为基础
作物冠层叶绿素含量呈垂直异质性分布,作物缺氮时往往下部叶片先褪绿变黄。因此,及时准确监测作物冠层叶绿素含量垂直分布状况对作物养分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在地表农作物理化参数信息获取与解析方面比传统的地面获取方法有若干优点,包括可及时获得、成本低和覆盖面广等特点,因此,遥感技术在作物长势监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遥感多为单一垂直方向观测,对作物垂直冠层不同层次特别是中下层叶片的探测
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也是地球最大的碳库,海洋上空的气溶胶遥感将有助于提高水色遥感的定量化精度,对量化海洋生物量、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遥感探测技术的发展,美国NASA即将发射的PACE卫星搭载的SPEXone传感器、中国GF5(02)卫星搭载的DPC传感器都是多角度偏振载荷,将为海洋上空高精度气溶胶特性反演提供丰富的卫星观测数据。然而基于矢量辐射传输模
地表温度是衡量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关键参数,在气候、环境、水文、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等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此外,地表温度信息在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等领域也存在重要应用,它可用于判别林业火灾、检测农作物缺水量、评估农田干旱情况以及监测海洋污染等。卫星遥感数据反演已成为地表温度快速获取的重要手段,由于微波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观测的优势,国内外研究学者针对微波遥感反演地表温度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现有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