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落体系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层次结构为研究主题,以探索中国传统聚落共同具有的空间法则为目标,尝试在三个方面分析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中可能具有的规律,其一,聚落体系中层次划分遵循怎样的方式,其二,各层次聚落的空间构成具有怎样的特点,其三,聚落空间层次与传统社会之间具有怎样的表里关系。综合不同学科层次划分的观点,建立了中国传统聚落多向度空间层次的描述框架,分别界定了体系层次、尺度层次、规模层次三类物质性层次类型和等级层次、非等级层次、职能层次三类社会性层次类型。通过对1990年代分别出现的传统建筑空间图式研究的整合分析,明确了空间图式作为传统空间结构特征描述方法的理论意义,并独立提出“社会—方位”图式,以揭示中国传统空间规划中社会关系与空间方位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社会—方位”图式由“内—外”群属关系的主图式以及人体方位和宇宙方位两种亚图式构成,基于主图式确定了中心和边界作为聚落要素的内涵及其作用,并通过主图式嵌套和亚图式重叠交叉的原理解释社会关系中空间层次逐级产生的方式。运用聚落体系层次结构描述和空间特征描述方法,具体分析了古代文献,个体聚落和区域聚落几类不同的实例。通过对住宅建筑、建筑群、村镇和城墙聚落等不同尺度聚落个案的分析,了解中心与边界两类要素在传统人居环境中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内涵;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析,了解先秦时期聚落层次体系划分和空间中社会秩序的理想模式;通过对明代东北女真聚落的发展过程和明清两代辽宁地区体系构成的分析,了解“生长”和“设计”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聚落层次发展的具体状况及其中所反映的社会与空间关系。在实例分析中,对周代乡遂制度下的聚落等级构成和明代辽东军事聚落层次的形成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解释,总结了清前期建州女真聚落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的特点。综合不同实例分析,揭示出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具有多义叠加的特征,并就本文所关注的三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扩展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