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磁性石榴石掺杂Mn<'2+>后局域晶格结构的EPR理论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anfly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磁性石榴石掺杂过渡金属离子(Nd<3+>,Cr<4+>,Mn<2+>,Fe<3+>等)后是最重要的晶体材料之一,几十年来一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例如,钇铝榴石掺杂过渡金属离子(Nd<3+>,Cr<4+>等)后是用来制作在医疗,商业,军事和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的固体激光器的最重要的晶体材料。掺杂Mn<2+>的抗磁性石榴石的EPR.参数D和(a-F)对于Mn<2+>离子近邻的局域晶格结构的畸变十分敏感,Hodges曾对这些参数进行了测量。余万伦等曾对参数D的实验值给予解释。但是,对于一个三角场中的d<5>组态离子,高自旋基态是<6>A<,1>态。为了描述<6>A<,1>基态分裂,自旋哈密顿应该包含三个不同的EPR参数a,D和(a-F)。参数口是一个四阶自旋算符,表示晶体场的立方部分。参数D和(a-F)表示的是轴向晶体场部分。一般说来,D和(a-F)应该同时用来确定抗磁性石榴石中的Mn<2+>周围的局域晶格结构的畸变。由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不同,Mn<2+>和Al<3+>(或Ga<3+>)近邻的局域结构应该不同。另外,我们也发现曾在一些文献中出现的杂质配体的近似距离公式对于本文研究对象是不适用的。
其他文献
块状非晶合金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潜在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如何准确地测量、表征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形变行为一直是该领
最近,社会体系的复杂性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个体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体系中大量个体的集体行为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物理规律去理解。本文应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
学位
本文综合运用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介电性能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经电子束辐照、辐照后再结晶、Ni/PVDF共混三种改性处理后的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薄膜内
自从1985年发现C_(60)分子以来,C_(60)就以其完美的对称结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倍受瞩目。1990年,Kratschmer和Huffman制备了纯度较高的宏观数量的C_(60)。从此,人们对富勒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以C_(60)为代表的富勒烯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蓬勃展开。在C_(60)的众多性质中,它的光致发光特性显得非常重要。C_(60)的荧光在光、电、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