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市场理论假说是由法玛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的,该假说目前已发展成为西方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有效市场的是指,资本市场上的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准确地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有效市场理论假说为判断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提供了一种较为统一的标准。但是资本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异象开始挑战该假说,学者们对市场异象的研究成为检验市场是否有效的重要部分。 日历效应是这种异象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指投资者可以通过构建一定的投资组合在特定的时间段获得超额收益。日历效应的存在对有效市场理论假说产提出了挑战,为了证明该效应的存在并对其进行解释,学者们开始对证券市场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日历效应包含周内效应、月份效应、月度轮换效应、节假日效应等。本文结合中国农历24节气对我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在大寒节气存在显著为正的日历效应,本文将该种日历效应定义为“节气效应”。 本文选取200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申万大盘指数、申万小盘指数和申万农林牧渔板块指数的日收盘对数收益率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结合含虚拟变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ARMA模型以及GARCH模型构成的混合模型。我们分别对各指数日收益率样本的“节气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我们在实证分析中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节气效应”,其中:代表股票市场整体的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在大寒节气具有显著为正的“节气效应”;代表大公司的申万大盘指数在大寒节气也具有显著为正的“节气效应”,而代表小公司的申万小盘指数在立春节气具有显著为正的“节气效应”;实证检验还发现并不是所有行业板块都具有节气效应,本文着重分析的申万农林牧渔一级行业指数并不存在显著的“节气效应”,但是金融服务、房地产、采掘等在中国股市总市值占据很大比重的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均在大寒节气表现为正的“节气效应”。 我们分别外贸顺差、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公司业绩的预披露、年终奖金、消费者的乐观情绪、货币充裕、股市休市制度等方面解释了节气效应。我们从实证的结论出发,提出了一种投资策略:在大寒节气持有股票,特别是大公司股票,在立春节气持有小公司股票,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对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这种非有效性,我们提出了政策建议:提升股票市场信息披露效率,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政府对经济政策信息发布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我国股票市场节假日休市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培养;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规范管理,严把拟上市公司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