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EBV抗体表达研究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抗EB病毒(EBV)-VCA IgG、IgA、IgM抗体的表达,探讨EB病毒感染与SLE及干扰素诱导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55例SLE患者和29例正常人外周血标本,用ELISA检测血浆中抗EBV抗体,采用t检验比较SLE与正常人抗EBV抗体的差异,分析SLE临床表现及活动度指标(SLEDAI积分)与EBV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其中33例SLE患者和26例正常人外周血标本分离有核细胞,提取R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X1、OASL、OAS1、ISG15、LY6E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抗EBV抗体与干扰素(IFN)诱导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1)SLE患者外周血抗EBV抗体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gG(40.83±5.75)与(18.68±6.44)U/ml;IgA(15.45±1.83)与(8.29±2.13)U/ml;IgM(7.82±1.04)与(3.70±1.15)U/ml](P值均<0.01)。(2)SLE患者抗EBV抗体与SLEDAI积分及临床表现无相关性(P值均>0.05)。(3)SLE患者IFN诱导基因表达及IFN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指数11.15±12.56与0±3.29](P值均<0.05);但是与抗EBV抗体水平无相关性(P值均>0.05)。
结论:抗EBV—VCA抗体在SLE患者中高表达,但与SLE疾病活动度、临床表现及干扰素诱导基因的高表达无相关性,提示SLE患者Ⅰ型IFN通路的紊乱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EB病毒感染不能作为单一的或主要的影响因素;EB病毒感染可能参与了SLE发病,而非促进病情活动。
第二部分狼疮新基因OAZ在SLE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中作用机
目的:通过沉默SLE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MSC)中Olf-1/EBF相关锌指蛋白(OAZ)基因,探讨OAZ基因异常表达对间质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收集培养6例SLE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运用Accell技术沉默OAZ基因,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AZ、Id1-3及成脂、成骨基因LPL、PPAR Y、Osteocalcin、Runx2和CCL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沉默前后上述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收集共培养上清,用ELISA检测CCL2、IDO、IL-17及IL-21的表达。
结果:(1)OAZ基因沉默组OAZ、Id1、Id2、Id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2)OAZ基因沉默组LPL、Osteocalcin、Runx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0.01)。(3)OAZ基因沉默组CCL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MSC培养上清中,OAZ基因沉默组CCL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4)MSC培养上清中未检测出IL-17、IDO的表达,IL-21的表达在OAZ基因沉默组与阴性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OAZ基因参与了狼疮患者MSC的终端分化,推测过度表达的OAZ基因造成Id表达失衡从而引起SLE患者骨髓MSC终端分化异常;OAZ基因可以调控CCL2的表达,这一效应可能在SLE自身抗体产生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