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依据动作发展的观点,通过纵向研究设计,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测试方法与手段,对幼儿的跑步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探讨跑步动作的年龄特点以及各年龄跑步动作的差异,以期达到准确、客观地描述幼儿跑步动作发展规律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随年龄变化显著的指标,作为幼儿跑步动作发展的运动学敏感指标,为跑步动作的量化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48名北京市3.5岁健康幼儿作为本研究的跟踪测试对象,跟踪时间为2年,每6个月测试一次。采用Qualisy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受试者的跑步动作特征,并使用Visual3D软件对运动学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学采用正态分布检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判别分析比较各年龄组幼儿之间的异同并筛选幼儿跑步动作发展的运动学敏感指标。结果1.3.5岁幼儿的跑步动作特征为:步子小,步频快,步速慢,在整个步态周期中支撑时间长,摆动时间短;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在缓冲和蹬伸时运动幅度小,前摆时幼儿通常以抬高大腿以维持身体平衡;躯干扭转和前倾幅度小,稳定性差;上肢摆动幅度小,表现为直臂前后摆动。躯干和上肢维持身体稳定和协调下肢运动的能力差。2.4.0与4.5岁属于跑步动作发展的过渡时期,整体上发展较慢,相较于3.5岁主要表现在上肢和躯干的运动幅度增大,平衡了下肢摆动对身体造成的不平衡,身体稳定性提高,步长和步速也同时增加。3.4.5岁以后跑步动作发展迅速,5.0与5.5岁时的跑步动作特征为:步子大,步频快,步速快,在整个步态周期中支撑时间短,摆动时间长;膝关节和踝关节积极的参与缓冲和蹬伸,髋关节和膝关节摆动更加充分。上肢屈臂有力地前后摆动,躯干扭转和前倾幅度大,随着上肢和躯干运动幅度的增大,下肢的蹬伸摆动更加协调。整体上,5.0以后身体各环节的协调模式趋近于成人,但运动幅度较成人还有较大差距。4.本研究对35个幼儿跑步动作的运动学指标进行筛选,得出6个可以用于区分各年龄段跑步动作发展水平的运动学敏感指标,分别为:离地时刻的肘关节角度、离地时刻的踝关节角度、蹬伸阶段的踝关节屈伸幅度、摆动阶段的肩关节屈伸幅度、步速以及摆动阶段的髋关节屈伸幅度。结论本研究通过纵向跟踪幼儿的跑步动作,对幼儿在3.5~5.5岁期间的跑步动作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跑步动作逐渐趋向于成熟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在整个步态周期中,支撑时间减少,摆动时间增加,步长增加,步速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更积极的参与缓冲和蹬伸;跑步时不再以抬高大腿的方式维持身体平衡,髋关节和膝关节摆动更加充分;躯干前倾角度和上肢运动幅度逐渐增加,能够更好的维持身体稳定和协调下肢运动。2.从整体来看,幼儿的跑步动作在稳定地持续发展,但在各年龄间发展速率不均衡,其中3.5~4.0岁发展缓慢,4.5~5.5岁发展迅速。3.在幼儿跑步过程中,上肢摆动时肩关节的运动幅度、前摆时肘关节的屈伸角度、下肢蹬伸时踝关节的运动角度与幅度、摆动时髋关节的运动幅度以及步速能够区分幼儿跑步动作发展水平,可用于幼儿跑步动作评估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