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化,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适应是一项没有终点的活动。教育的发展变化要求教师在“变化”中适应,且课程改革永无止境,教师需要永远适应改革中的“变化”。任何课程改革的实施至少涉及教材的改变、组织方式的改变、角色或行为的改变、知识与理解的改变、价值内化等方面,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适应的要求与内容。教师要确立变化的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将课程改革的过程作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切实将自己的教育观念与实践行为统一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中来,才能更好的适应课程改革。课改以来,西北农村中小学校在课程实施方面发生很大变化。在教师观念与行为适应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已经适应并认同新课程理念,教师教学行为适应显现出渐变性特征;教师对新教材适应上,适应程度由高到低高依次为:理念、内容、编排方式、教材难度。中小学校制约因素太多,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程度一般,学校学时学制管理不平衡致农村“主科教师与副科教师”适应程度不一,校本教研逐渐获得农村教师认可。此外,课改十年来,中小学校课程实施环境条件大力改善为课改顺利推进创造条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从无到有的突破极大增强了农村学生学习积极性,农村中小学教师初步具备多元课程资源观,“用教材教”意识增强;校本教研常态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十年课改”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了接受继续教育的广阔空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转变日渐丰富与深化,适应行为逐步增强,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实现了专业发展。课程改革进程中,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适应表现出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在实践中积极迎接课程改革的挑战;尊重传统,在新旧交融中不断推进课改深入进行;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适应经历了茫然、兴奋到新常态的实践历程等特点。总体上,不同地区教师对课程改革适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国家级实验区适应程度高于省级实验区,即青海教师适应程度高于宁夏,甘肃教师适应程度较差;小学教师总体适应程度高于中学教师;女教师整体适应程度较男教师高且比男教师适应过程快;职称上:一级、高级教师适应程度高于其他职称,职称与适应成正比,职称越高,适应程度越好;年龄上,35-45岁教师适应程度最好,新手教师与老教师(31年以上)适应程度较差;汉族教师适应程度最高;回族教师适应次之,藏族教师较差;适应进程上:课程改革1-3年是教师适应高峰期;4-7年,是教师适应逐步减缓期,8-10年至今,课程改革适应常态化时期。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适应性上存在的问题:农村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适应较艰难,教学内容缺乏农村地方特色与学生发展不相适应,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两难”困境凸显,教师对新教学方式的探索与适应浅尝辄止;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显著性不高等,这都反映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观念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小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校内课程资源适应程度高,校外课程资源适应程度较差: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能力“起伏”不定,信息技术运用与适应后劲不足;教师培训方式与内容多样致使教师适应呈现出“疲态”,教师培训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存在问题原因:教师素质能力不足,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滞后,教学评价方式还未能实现发展性的目标;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有限,资源闲置现象突出;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培训方式和内容有待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需求;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惰性影响;“应试教育”侵蚀农村课程改革的部分成果等。藉此,西北民族地区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适应性,必须要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课程能力,加大教师专业赋权,营造“学习型”的学校文化氛围,同时要积极探索与新课程匹配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来说,应不断提高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同时适当调整课程方案及其进程,加强民族地区相关政策与配套制度保障;农村中小学要加强农村地区本身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自然资源、民间文化资源,加快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课程资源。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既有外部环境的支持与保障,也有教师自身内部的积极主动适应。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究其实质就是一种自我再生、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