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高速无人直升机飞行力学建模及操纵策略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x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式高速无人直升机同时具备了直升机和固定翼的优势,是目前高速飞行器的研究热门之一。本论文针对双螺旋桨复合式高速无人直升机进行了飞行力学相关分析和操纵策略研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控制律设计,并对该复合式无人直升机进行了悬停试飞试验。首先,在课题组研制的双螺旋桨复合式高速无人直升机的基础上,采用叶素理论搭建起旋翼、机翼、螺旋桨以及平垂尾的飞行力学模型,其中采用干扰因子的方式来构建旋翼对机翼的气动干扰模型,机身模型采用风洞实验数据,建立起该直升机的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其次,对于复合式直升机存在的操纵冗余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操纵策略,以权重系数来分配操纵通道,通过添加平均螺距杆纵向通道,由螺旋桨平均螺距控制前飞速度;在此基础上进行配平,实现了各个杆量在三个模式间的光滑过渡,从而验证了操纵策略的合理性。然后,对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展开线化处理。通过稳定性分析,发现该直升机的速度稳定性、迎角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和航向稳定性的变化趋势;通过操纵响应分析,发现该直升机垂向旋翼总距引起的垂向速率与横向航向的耦合、纵向差分螺距引起的偏航角速率与横向的耦合以及纵向平均螺距带来的纵向速率与横向航向的耦合等。最后,设计了该直升机的控制律,包含了基于显模型的内回路和在内回路基础上扩展的外回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性能评估。并且,对本文的试验机进行了悬停试飞验证,进一步验证了提出的操纵策略以及控制系统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复杂的旋翼载荷难以通过数值计算准确预估,试验测试是得到旋翼载荷的有效技术手段。用于旋翼动载荷测试的光纤光栅解调系统需安装在直升机桨毂上,然而旋翼桨毂始终处于旋转及复杂的振动状态,置于旋转状态的仪器设备将受到离心环境下离心力和科氏力作用,这种附加惯性载荷将对结构振动特性产生影响同时复杂而恶劣的振动环境可能造成设备破坏,因此需对置于桨毂上的测试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与减振设计。本文首先将置于旋转系统中的测
学位
随着国内航天技术发展以及航天发射需求日益增长,可重复使用火箭是航天发展的趋势。2195铝锂合金是一种轻型铝合金材料,其搅拌摩擦焊贮箱的耐久性分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2195铝锂合金母材/焊接接头疲劳性能试验、贮箱结构疲劳和裂纹扩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完成了焊接耐久性分析平台搭建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进行了2195铝锂合金母材/搅拌摩擦焊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完成了母材和搅拌摩擦焊
学位
为提高直升机的操纵功效和飞行性能,简化桨毂结构,采用无轴承旋翼设计是现代直升机的发展趋势。但是无轴承旋翼直升机在气弹/机械稳定性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旋翼模态与机体的滚转模态有较强烈的气弹耦合,高速前飞状态下,摆振面内阻尼比较小,容易发生旋翼/机体耦合系统的不稳定现象,使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通过以机身运动角速度作为状态反馈量,周期变距作为控制输入对旋翼/机体气弹耦合系统实现主动
学位
共轴刚性旋翼无人直升机是一种新型飞行器,与常规直升机相比,其拥有前行桨叶概念旋翼,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难点,例如旋翼的气动特性以及操纵策略都和常规直升机有着相当大的区别。针对共轴刚性双旋翼无人直升机,本文采用气动干扰因子解决共轴刚性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问题,并引入了一阶谐波形式的静态非均匀入流理论建立入流模型,使用等效挥舞铰偏置量与等效扭簧挥舞刚度完成了该无人直升机的挥舞运动建模,根据叶素-动量理
学位
新型科研机构区别于传统的由国家行政部门按照科研计划垂直管理的科研院所。它不是由政府全额拨款,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不同于企业的研发实验室,不属于商业性质;而是民营非企业性质的公共科研组织,为社会提供共性技术研发和新产业培育服务。政府在扶持新型科研机构方面存在培育困境:不能全额资助和直接行政管理;而新型科研机构早期又尚不具备自负盈亏的能力,面临如何长期生存、发挥长效价值的难题,在学术研究与产业服务
期刊
随着高速直升机的快速发展,旋翼后行桨叶反流区的动态失速问题不得不被重视起来。目前,对于反流区内翼型动态失速的研究较少,对其认识仅停留在一般现象的观察水平上。本文以旋翼反流区翼型动态失速为研究对象,设计一套反流区翼型动态压力测量系统,采用由翼型几何后缘向几何前缘吹风的方法来模拟旋翼反流区,开展反流区翼型动态失速实验研究。本文第二章建立了一套旋翼反流区翼型动态压力测量系统。对实验平台、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学位
微型直升机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操纵便捷、隐蔽性强等特点,同时具备垂直起降、空中悬停、低空飞行的能力,适合狭小空间侦察渗透,如室内侦察、野外丛林搜索、灾后搜救等,在军事和警用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微型飞行器体积小、负载轻,对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技术难题与挑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微型双旋翼直升机,该飞行器各项尺寸小于120mm,重量为20g。论文首先根据飞行器结构特点及飞行任务要求,完成了飞行
学位
近些年来,复合材料因其比强度大、比模量高、可设计性强和抗疲劳性能优良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到各大领域当中去,但是因为其铺层方式的多样性和破坏模式的复杂性,致使人们在处理复合材料的疲劳问题时,经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处理复合材料在随机载荷下的疲劳问题时,会由于载荷的随机性以及应力状态的复杂性等原因,而增加预测其寿命的难度。目前,人们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依旧是通过试验的手段,这无疑增加了技术成本,因
学位
直升机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和动力学问题斗争的历史。在传统构型直升机中,旋翼是主要的升力面、推力面和操纵面。在恒定转速的情况下,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旋翼工作环境加速恶化,阻力问题、失速问题、振动问题以及噪声问题等随之而来,这些问题成为直升机飞行速度不能进一步提高的重大障碍。本论文以X3高速构型为对象,研究其在高速飞行,大速度,中等速度及小速度等典型飞行状态的动力学特征,并与单旋翼带尾桨构型
学位
翼吊式发动机短舱布局作为现代大型客机最常用的气动布局形式,一直受到航空学者的广泛关注。但随着大涵道比发动机的应用和发展,发动机短舱和机翼间的干扰作用日益严重,对飞机的气动性能造成较大影响。本文着眼于民用客机翼吊短舱气动布局,对其短舱位置参数进行气动优化设计,旨在减小机翼-短舱间的干扰阻力,提高气动性能,随后针对短舱布局涡流发生器进行设计及气动性能评估工作,探究其增升机理,最终完成全机气动性能优化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