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较低的成本优势,以低廉的价格获得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成本优势已发生变化。受人口结构变化、原材料、资本等要素的需求快速增长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劳动力、原材料、资本等要素面临成本上升和供应趋紧的压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逐步减弱,甚至不复存在,这将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要素价格变化对制造业不同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如何,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要素价格变化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相关文献,依据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要素价格变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要素价格上升一般会削弱要素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要素价格上升会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其产业竞争力。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要素变化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首先进行要素价格变化测算,本文选择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职工实际平均工资指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来分别衡量资本、劳动、原材料三要素价格变化然后测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本文将中国制造业细分为15个部门,并将这15个部门分为低技术行业、中低技术行业、中高技术行业、高技术行业四大类。选取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测算15个制造业部门国际竞争力。再次,用中国制造业15个部门2000-2012年面板数据对要素价格变化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论为:劳动要素价格变化对我国制造业低技术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影响显著;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对整个中低技术行业以及部分高技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较大;资本价格的上升会削弱贱金属及其制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