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宗羲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其易学著作《易学象数论》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关注,也给清代的易学研究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对他的易学观进行初步的探究。文章首先在前言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目的及理路进行了介绍,其次又对黄宗羲主要的活动时期,即清代初期的易学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回顾。这一回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黄宗羲所批判的易学图书学的兴起及演变的基本情况的介绍;第二,黄宗羲所处的清代初期,易学研究的基本状况的回顾。接着在论文的第一章,笔者首先论述了黄宗羲对易学图书学中的河洛之学的考释以及他自己对河图、洛书的认知。然后,笔者以此为黄宗羲易学观的思想背景和出发点,展开对黄宗羲的易学观的研究和讨论。因此,在论文的第二章,笔者正式展开了对黄宗羲易学观的探究。该部分笔者试图以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为黄宗羲易学观考察的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他对二者的认知,从而厘清了黄宗羲努力融通象数学与义理学的思路。笔者认为黄宗羲在易学研究中,体现出了独特的易学观。在对象数易学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黄宗羲廓清了象数学发展、演变中的流弊,体现出了“以象解经”的易学观;接着在考察了他对义理易学的态度时,笔者认为他表现出了融通象数与义理的易学倾向。最后,笔者认为黄宗羲易学观中的这种融通象数学与义理学的倾向是和他“经史兼修”,“易以经世”的治学要求息息相关的。在对黄宗羲的易学观进行了探究之后,文章的最后笔者对其易学观的影响和价值进行了评述。该部分笔者拟分三个层面。首先笔者对黄宗羲的易学观在易学图书学上的影响和价值进行了描述。笔者认为黄宗羲对于河洛之学的考释,一方面开启了清初易学研究中易图学考辨和反思的一块,另一方面,在经学研究中也扭转了当时空疏的治学之风。其次,笔者对黄宗羲易学观在易学方法论上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他的经史相结合,“以经解经”的治易方法对于后来的清代易学研究的转向有一定的影响。最后,笔者试图在易学诠释学的框架之下,对黄宗羲易学在易学史上的定位进行界定和评述。笔者认为黄宗羲作为易学史上众多的诠释者中的一员,其诠释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他解决了当时易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既有研究内容上的,如他对易图学的考释,也有治易的方法上的,如“以经解经”等。因此笔者认为,黄宗羲对易学所作的诠释,尽管由于其本身就是在传统经典诠释这一框架之中而带有这种诠释体系中的某些痕迹和不足,毕竟其所作的文本的考证、辨伪,各种学说的源流的疏正、廓清的工作是有效且有意义的。这也正体现了黄宗羲的易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