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空间的兴起与乡村秩序重构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化和现代化对乡村产生深刻的影响,村庄逐渐“原子化”和“陌生化”,改变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基础,乡村熟人关系逐渐消解,乡村正面临失序。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乡村社会秩序重要载体的传统公共空间亦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呈现出萎缩的态势。对此,学术界展开了诸多的研究,开出了重构乡村共空空间的“药方”,但对于网络公共空间的兴起及其对乡村秩序重构的意义缺乏考察。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在乡村的推广和普及,基于地缘和血缘关系建立起的微信群组,将外出务工、移居他处以及在地村民纳入到同一个网络公共空间之中,实现了共同在场的可能,为乡村秩序的重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基于上述背景下,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公共空间作为理论基础,将村庄微信群这一乡村新兴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线上参与式观察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考察微信群组中村民的互动交流过程,分析村庄微信群内的互动机制与作用机制,探讨网络公共空间与乡村秩序重构的关系,以期丰富和发展关于“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秩序重构”这一学术主题。具体而言,论文首先从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中梳理村落公共空间的演变与乡村秩序的格局;其次,对闽中Q村村庄微信群进行线上参与式观察以及实地调研,考察村庄微信群中的公共交往、公共舆论以及集体行动实践;再次,分析村庄微信群内的互动机制与作用机制,分析网络公共空间中乡村秩序的重构过程,并揭示其与乡村秩序重构的关系;最后,基于上诉的基础,进一步总结概括网络公共空间之于乡村秩序重构的积极意义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移动互联网给乡村社会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互联网为身处不同地域的村民提供了互动交流的空间,使得村庄公共生活得以再现,对乡村秩序的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村庄微信群的建立,为村民们提供了公共交往的空间,促进了公共交流,密切社会交往,增强社会关联,使得以往乡村社会的亲密关系得以重建,熟人关系网络得以维系;其次,村庄微信群的建立,为建构乡村认同提供了良好的路径和契机,通过网络公共交往,村庄公共生活得以再现,邻里关系得到密切,乡村认同得到了重建;再次,村民们通过村庄微信群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讨论,发表个人看法,形成公共舆论,既对村干部的行为起到监督与制约的作用,同时也为村民个人不满情绪的发泄提供了渠道;最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集体行动实践不仅维护了村庄的公共利益,同时也提升了村民的一致行动能力,进而促进了乡村秩序的重构。
其他文献
探索一种新的考试模式"无监考考场",以制度创新促进医学生学风考风建设、推进诚信道德教育。研究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方法,制定完善的"无监考考场"管理制度和考场规则。在临床
目的了解我院肿瘤科医师为癌痛患者开具麻醉药品的用药合理性,对麻醉处方进行合理的管理。方法统计2016年下半年肿瘤科麻醉处方,对不合格麻醉处方进行统计后临床药师对应作出
领导风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具有明显的企业个性特征,领导风格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取向、文化氛围和发展导向。领导风格和企业文化的协同性意味着
借助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教育方式进行变革,正在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开展着。高职院校身负职业教育重任,应紧随时代潮流思考如何通过网络教学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
"5w"最早是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后来经过人们不断的应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5w1h"模式,该模式是管理工作中对目标计划进行分解和进行决策的
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特征,探讨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固定道垄作(PRB)是在农田中设固定的机械行走道的一种垄作和沟灌栽培模式,是河西灌区春小麦取代传统平作和大水漫灌种植方式的一种新技术。为了明确PRB种植模式下合理的施氮
1974~1985年,在黄渤海沿岸8个港湾和1个石油平台进行了调查,获得43种多毛类,主要种为华美盘管虫、内刺盘管虫、龙介虫、覆瓦哈鳞虫和多齿沙蚕。多毛类的附着季节为5~11月,附着
本文论述了在高校图书馆实施科学管理,对于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各级领导者应勤于思考,研究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