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3年对大连市大魏家街道海水入侵污染区域进行取样。对土样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线虫提取。测定土壤盐分、含水量、钾离子含量、钠离子含量、有机质含量、硝态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pH值。采用浅盘法提取土壤线虫,并进行分类鉴定。应用线虫多样性指数和功能类群指数研究海水污染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使用受入侵海水污染的地下水进行灌溉,造成该地区土壤盐分为环境背景值的2倍~3倍,Na+含量增加,K+含量降低,土壤盐渍化明显,且距海岸越近,土壤盐渍化程度越高;有机质含量随盐分的增加而降低;本研究共鉴定出土壤线虫13 308条,隶属30科48属。其中食细菌类群的比例最高,共17属,占总数42.81%;其次为杂食/捕食类群,共9属,占总数25.26%。优势属是Plectus;土壤线虫生活史策略中c-p1~2所占比例最大,相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盐分高的样地c-p1~2比例比盐分低的样地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的c-p1~2类群比例较高。土壤盐分与线虫生态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盐分的增加,土壤线虫NCR指数、PPI指数、PPI/MI、植物寄生线虫比例、食细菌线虫比例和杂食/捕食线虫比例增加,而Shannon-Wiener指数、f/b指数、MI指数、食细菌线虫比例则随盐分增加而降低;含水率与线虫群落的相关性也较为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类群数、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性影响,对土壤线虫个体总数和PPI指数具有极显著性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由于人类对果园投入了大量有机和无机肥料,改变了土壤状况,提高了土壤肥力,因此该样地有机质含量较高。自由生活类线虫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性,而寄生类线虫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则呈负相关性。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适合作物生长,土壤线虫的个体密度相对较高;而农田发育时间短,耕作活动干扰频繁,土壤线虫生境波动大,土壤线虫的个体密度相对较低。结果表明,线虫群落对受不同程度海水污染的土壤环境产生相应的反应,能够灵敏地指示该地区土壤环境状况和受盐分污染程度。此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差异显著,果园样地土壤线虫群落个体密度、类群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为土壤线虫提供了较农田更为良好的生境。为今后开展线虫群落对被海水污染土壤响应的研究、海水污染地区的土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