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海水痕量金属-溶解有机质配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解有机质在痕量金属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痕量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及生态学功能等都强烈依赖于其在不同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的配分及相互作用。本论文聚焦海水中的不同分子量有机质结合总溶解态(<0.45μm)的痕量金属,通过测定不同分子量溶解有机碳的浓度、分析其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以及比较不同痕量金属在不同盐度下的配分特征,解析了溶解有机质分子量特征、溶解有机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痕量金属特性等内部因素以及盐度等外部因素对痕量金属-溶解有机质配分特征的影响研究,揭示了胶州湾海水中溶解态Cu,Cr,Cd,Pb,Ni和Co等在不同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的配分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配分机理。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胶州湾海水痕量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评估其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效应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和认识如下:1.胶州湾海水中的痕量金属多与<1 kDa的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相配合,平均占总溶解态痕量金属的70.1%,配分比例按Cu,Cd,Cr,Ni,Co,Pb的顺序逐渐降低。胶州湾海水中的溶解有机质也以<1 kDa的低分子量组分为主,源于浮游植物释放及微生物降解等过程原位产生的海源有机质,主要为腐殖化和芳构化程度较低的类富里酸和一些小分子的游离氨基酸。胶州湾海水中的痕量金属主要配分于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1 kDa)中,平均有70.1%(47.5-86.6%)的痕量金属与1 kDa以下的溶解有机质相配合,10 kDa-0.45μm溶解有机质中的配分比例平均仅为5.4%。与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相配合的痕量金属占总溶解态痕量金属的比例按Cu,Cd,Cr,Ni,Co,Pb的顺序逐渐降低,Cu(79.0%)和Cd(77.6%)在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的配分比例明显高于其余痕量金属,Cr(71.5%),Ni(67.3%)和Co(66.9%)配分比例稍低,Pb(58.2%)则最低。在水平方向上,胶州湾北部水体中痕量金属在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的配分比例(64.2%)普遍低于湾口及湾外水体(74.0%)。在垂直方向上,胶州湾底层海水中多数痕量金属在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的配分比例(73.1%)高于表层海水(68.1%)。胶州湾海水中溶解有机碳的浓度范围为0.58-1.36 mg/L,其中有62.1-86.0%分布于1 kDa以下,10 kDa以上的组分所占比例仅为2.36-10.37%,低分子量组分在胶州湾海水溶解有机碳中占主要优势。在空间分布上,胶州湾湾口及湾外水体中分布于1 kDa以下的溶解有机碳所占平均比例略高于湾内北部水体,底层海水与表层海水相比1 kDa以下的溶解有机碳所占平均比例略高,而1-3 kDa,3-10 kDa和10 kDa-0.7μm分子量范围内溶解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较弱。胶州湾溶解有机质中共检测出3种类蛋白质(低激发波长处的类酪氨酸D,低激发波长处的类色氨酸S,高激发波长处的类酪氨酸B)与3种类腐殖质(类腐殖酸A,海源类腐殖质M,类富里酸C)荧光组分,且随滤膜孔径的减小,类蛋白质荧光强度明显下降,而类腐殖质荧光强度下降趋势十分平缓,其中类富里酸随逐级过滤变化极不明显,表明胶州湾海水中高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主要由类蛋白质以及部分类腐殖酸和海源类腐殖质组成,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则主要为类富里酸,也含有一些小分子的游离氨基酸。此外,胶州湾海水中溶解有机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斜率S275-295随分子量减小而逐渐升高,这表明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含有更多由浮游植物释放及微生物分解等过程原位产生的海源有机质,还代表着溶解有机质中富里酸与腐殖酸含量的比值逐渐升高,富里酸的调控作用逐渐凸显。特定波长下吸光度的比值E2:E3随分子量降低也表现出升高趋势,表明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的芳构化程度比较低。2.溶解有机质分子量分布、化学结构及其与痕量元素的配合能力是控制胶州湾海水痕量金属-溶解有机质配分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同时痕量金属自身特性和盐度也具有一定影响。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的优势比例,富含富里酸的化学结构和更高的痕量元素配合能力是胶州湾海水中总溶解态痕量金属主要配分于1 kDa以下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的主要原因。胶州湾海水中痕量金属在不同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的配分比例与该分子量有机质占总溶解态有机质的比例相对应,这表明溶解有机质的性质是控制痕量金属在不同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配分的最关键因素。胶州湾海水中的溶解有机质以<1 kDa的低分子量组分为主,其配合容量远远高于其余分子量范围内的有机质。此外,<1 kDa的溶解有机质主要组分为类富里酸,富含羧基、酚羟基、醇羟基及酮羟基等官能团,氧化程度高,缩合程度低,芳构化程度低,可为痕量金属提供丰富的配合位点,痕量金属配合能力较高。1 kDa以上的溶解有机质中类蛋白质金属离子配合能力极低,类腐殖酸也因腐殖化程度较高而不利于痕量金属的配合和吸附。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1 kDa)的高丰度与高配合能力共同决定了胶州湾海水中的痕量金属主要配分于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中。与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相配合的痕量金属占总溶解态痕量金属的比例按Cu,Cd,Cr,Ni,Co,Pb的顺序逐渐降低,不同痕量金属与溶解有机质之间的配合方式和配合强度存在差异,进而影响着痕量金属-溶解有机质的配分特征。在配合方式上,Cu的配合为多分子层作用,可生成稳定的内部配合物,Cd的配合为单分子层作用,Ni和Co也更易与溶解有机质表面的配合位点作用生成外界配合物。在配合强度上,Cu与浮游植物及细菌释放的低分子量溶解有机质的配合位点之间亲和力极强,且依赖微弱的疏水作用便可以维持有机配合物的稳定,不会进一步连接聚集生成高分子量的聚集体。Pb对溶解有机质中弱配合位点的竞争力较高,与强配合位点间的配合强度则较弱,易受其他金属干扰破坏。娄山河口高盐度水样(S=27.5)中的痕量金属在>1 kDa溶解有机质中的配分比例(30.0-42.4%)明显低于上游低盐度水样(S=1.1,37.7-47.9%),表明盐度升高不利于水体中痕量金属与高分子量溶解有机质的配合。盐度升高会导致水体中的高分子量溶解有机质发生絮凝沉淀,从水体中去除,低分子量组分则受影响较小。胶州湾海水盐度较高且差别较小,水体中的絮凝作用变得不明显,盐度对痕量金属-溶解有机质的主要作用方式发生改变,可能通过影响痕量金属的吸附上限p H值、干扰海洋生物活动等途径间接对痕量金属的配分过程产生影响,但作用结果与絮凝作用仍是一致的。此外,随着盐度升高,离岸距离增加,水体中由陆生或高等水生植物所产生的溶解有机质逐渐减少,来源于海洋浮游植物和微生物活动的溶解有机质逐渐增多,而前者的分子量通常高于后者。
其他文献
深海热液、冷泉化能环境中黑暗、高压,富含硫化氢、甲烷及重金属等物质,生物对此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是国际研究的热点。眼睛是重要的视觉器官,已有研究发现其在深海动物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长角阿尔文虾是少数在深海热液、冷泉环境中均有分布的优势甲壳动物之一,仍然保留着眼睛结构,并呈现出白色眼睛和橙色眼睛两种表型,成为研究深海化能极端环境中大型动物视觉器官适应性进化的良好材料。本研究首先对生活于深海化能环境
性类固醇激素在鱼类性腺分化、性腺发育和第二性征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性类固醇激素的合成涉及一系列合成酶,如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s)、羟类固醇脱氢酶(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HSDs)等。其中,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Hsd17b)是关键酶类,主要作用于性激素合成的下游
海水中一切设施表面的无价值的海洋生物附着现象被称为海洋生物污损。这种自然现象使船舶、石油钻采平台、海水冷却水管道等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材料的性能急剧下降,同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含毒剂防污涂层的长期使用对非目标水生生物造成了严重危害,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环境友好型污损脱附防污涂层是取代含毒剂防污涂层的理想选择。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存在静态防污效果不理想及机械性能有待提高的技术瓶颈。本文通过在污损脱附
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s)独特的离子化二维夹层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吸附、修饰、可控递释性能。LDHs质轻环保、廉价易得,集层状结构的稳固性、层板组成的可控性、层板间距的可调性、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于一体,具备成为分子容器和离子交换平台的天然属性,可进行多元化的结构改造和功能拓展。本论文从LDHs板层阳离子调节和层间阴离子缓蚀剂嵌插两个技术路线入手,制备
精子储存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内受精物种中十分普遍的繁殖策略。卵胎生硬骨鱼许氏平鲉从交尾到受精,精子储存时间长达6个月。目前,对于卵胎生鱼类精子在雌鱼体内的储存位置、活力状态、能量供应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许氏平鲉为研究对象,观察许氏平鲉精子超微结构,并与卵生硬骨鱼大菱鲆比较分析体内受精许氏平鲉精子特殊结构特征;通过组织学与精子生理状态检测,分析了许氏平鲉精子从交尾到受精期间在卵巢的储存位置的动态变化
随着海洋自然资源勘探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深远海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其中,海洋磁力测量作为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深远海勘探应用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重点对海洋磁力测量中日变校正中存在的同纬度幅值差现象进行了讨论与总结,以期为海洋磁测的日变校正方法的改进提供帮助。地磁日变随时间、纬度变化,其产生的干扰可高达数十乃至上百n T,是海洋磁力测量中最主要的误差,其校正的结果对海洋磁力测
成品油运输过程中管线容易产生沉积的局部地方常伴随着内腐蚀的发生。微生物腐蚀(MIC)是造成成品油管线内腐蚀的原因之一。为了研究成品油管道沉积物中微生物腐蚀行为,分析了成品油管道内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群落径向分布特征,研究了X65、X70和X80级成品油管道内腐蚀行为及腐蚀特征,分析了管道易发生沉积处的腐蚀原因,探讨管道在内腐蚀情况下高钢级管线钢应用在成品油运输环境的可行性。同时,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分析
白云凹陷位于南海北部的珠江口盆地,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重点区域。该地区的天然气水合物与世界典型区域发现的水合物之间存在一定相似规律,但是相比较而言其差异性更为显著。受地质构造、沉积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白云凹陷神狐海域峡谷富集区钻遇的水合物样品多分布在细粒泥质、粉砂质沉积物中,其饱和度值与国际典型水合物分布区相比较低。根据已有的研究表明,钻探区不同站位发现的水合物气源特征、饱和度与分布、水合物层厚
2017年8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考察船在西太平洋低纬度海区卡罗琳洋脊CM4海山开展了多学科综合调查,发现该海山山体表面分布着大量的铁锰结壳。研究区铁锰结壳样品类型均一,基本呈单层薄状,厚度在1 mm以内。铁锰结壳附着基岩为碳酸盐岩,大多为坚硬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少部分为孔隙较多的造礁珊瑚。本文对该海山9个铁锰结壳及碳酸盐岩基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电感耦合等离
深部碳循环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表层-深层物质交换过程,对全球气候、地球各圈层演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而碱性岩,尤其是大洋碱性OIB与全球碳循环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成因联系,使得碱性OIB成为研究全球碳循环的理想材料。西太平洋拥有最古老的洋壳,最密集的海山分布以及大量的碱性OIB的出露,对研究碱性OIB的成因有着天然的优势。本研究选择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群中未有前人取过样的Kocebu海山碱性OIB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