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和踝臂指数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比较目的:分析并比较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和踝臂指数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1.选择在2010-2017年参加同步四肢血压测量且查体资料完整的37803名开滦集团在职及退离休职工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3年。2.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析并比较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和踝臂指数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3.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曲线分别分析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和踝臂指数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关联。4.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和踝臂指数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1.在平均随访3年后,共发生589例心血管事件和570例全因死亡。在以心血管事件为因变量时,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高于踝臂指数(P<0.001),分别为0.55和0.51。在以全因死亡为因变量时,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也高于踝臂指数(P<0.001),分别为0.60和0.55。2.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曲线提示,在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和踝臂指数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关联均呈近似J型曲线关系,曲线拐点分别为1.06和1.12。在曲线拐点之前,随着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和踝臂指数的增加,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均逐渐降低。但在曲线拐点之后,无论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还是踝臂指数均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发生无显著关联。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在≤1.06(曲线拐点)范围内,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每增加0.1单位,心血管事件风险可降低14%(HR 0.86,95%CI 0.77-0.96),全因死亡风险可降低23%(HR 0.77,95%CI 0.70-0.84)。在≤1.12范围内,ABI每增加0.1单位,心血管事件风险可降低12%(HR 0.88,95%CI 0.79-0.97),全因死亡风险可降低22%(HR 0.78,95%CI 0.72-0.85)。小结:低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和低踝臂指数均为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而且,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踝臂指数。第二部分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对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目的:分析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对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1.选择在2010-2018年参加baPWV测量且查体资料完整、既往无房颤病史的43261名开滦集团在职及退离休职工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3.88年。2.根据baPWV将研究人群分为两组,即正常动脉僵硬度组(baPWV<14m/s)和动脉硬化组(baPWV≥14m/s)。3.采用寿命表法计算两组人群心房颤动的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4.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baPWV对新发房颤的影响。结果:1.在随访结束后,研究人群中共有62人发生房颤。baPWV<14m/s组和baPWV≥14m/s组的房颤发病密度分别为13.8/10万人年和54.4/10万人年。而且,baPWV≥14m/s组的房颤累积发病率也明显高于baPWV<14m/s组,分别为0.42%和0.10%(P<0.001)。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baPWV≥14m/s组发生房颤的风险是baPWV<14m/s组的2.29倍(95%CI 1.04-5.07,P<0.05)。而且baPWV每增加1m/s,房颤的发生风险增加10%(HR 1.10,95%CI 1.02-1.18,P<0.05)。3.性别亚组分析显示,在女性人群中,baPWV每增加1m/s,房颤的发生风险增加17%(HR 1.17,95%CI 1.07-1.29,P<0.05),但在男性人群中,baPWV与房颤的发生无显著关联。4.收缩压亚组分析显示,在收缩压<130 mmHg人群中,baPWV每增加1m/s,房颤的发生风险增加20%(HR 1.20,95%CI 1.08-1.32,P<0.01),但在收缩压≥130 mmHg人群中,baPWV与房颤的发生无显著关联。小结:baPWV增快是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女性和收缩压<130 mmHg的人群。因此,延缓动脉硬化进程可能将有助于降低房颤的发生风险。第三部分CHADS2评分对中国非房颤人群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目的:在中国非房颤人群中,探讨CHADS2评分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1.选择参与2006-2007年健康查体且血压、血糖等资料完整的99755名开滦集团在职及退离休职工(包括基线房颤患者515例)为观察队列,随访10年。2.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析CHADS2评分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3.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基线CHADS2评分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1.无论在房颤还是非房颤人群中,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发病率均随CHADS2评分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同一CHADS2评分组,房颤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病率明显高于非房颤人群。2.除心肌梗死外,非房颤人群发生脑梗死、脑出血、总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大于房颤人群。在房颤人群中,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总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60、0.62、0.63和0.60。在非房颤人群中,上述结局事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67、0.66、0.67和0.69。3.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在房颤人群中,CHADS2评分每升高1分,心肌梗死风险升高107%(HR 2.07,95%CI 1.17-3.66),总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45%(HR 1.45,95%CI 1.07-1.98),而脑梗死、脑出血和全因死亡风险并无显著升高。在非房颤人群中,CHADS2评分每升高1分,心肌梗死风险升高9%(HR 1.09,95%CI 1.00-1.18),脑梗死风险升高21%(HR 1.21,95%CI 1.15-1.27),脑出血风险升高13%(HR 1.13,95%CI 1.02-1.26),总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17%(HR 1.17,95%CI 1.13-1.22),全因死亡风险升高12%(HR 1.12,95%CI 1.08-1.15)。小结:在中国非房颤人群中,CHADS2评分是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而且其预测价值并不劣于房颤人群。第四部分2017 ACC/AHA指南定义的1级高血压对中国人群新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目的:在中国人群中,探讨被2017 ACC/AHA指南定义的1级高血压和1级高血压者的血压纵向变化对新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1.选择参加2006-2007年健康查体、基线无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的97126名开滦集团职工(包括退离休人员)为研究人群,随访10年。2.按2017 ACC/AHA指南对血压的分级标准和是否服用降压药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即正常血压组(<120/80mmHg)、血压升高组(120-129/<80mmHg)、1级高血压组(130-139/80-89mmHg)和2级高血压组(≥140/90mmHg或正在口服降压药者)。3.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基线1级高血压与新发心血管事件的关联(以正常血压组作为对照组)。4.从上述入选的研究对象中进一步选取参加2010-2011年健康查体且两次查体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恶性肿瘤的20922名1级高血压者作为观察队列,随访6年。5.根据两次健康查体时的血压变化和是否口服降压药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即血压下降1组(由130-139/80-89mmHg降至<120/80mmHg者)、血压下降2组(由130-139/80-89mmHg降至120-129mmHg/<80mmHg者)、血压不变组(维持在130-139/80-89mmHg者)和血压上升组(由130-139/80-89mmHg上升至≥140/90mmHg或口服降压药者)。6.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1级高血压者的血压纵向变化与新发心血管事件的关联(以血压下降1组作为对照组)。结果:1.在总人群中,1级高血压的患病比例达31.1%。2.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与正常血压组比较,1级高血压组发生总心血管事件、脑梗死、脑出血的风险均显著升高,HR(95%CI)分别为1.25(1.11-1.40)、1.31(1.13-1.52)和1.45(1.07-1.97)。3.1级高血压人群在4年后有43.1%维持1级高血压不变,36.3%进展至2级高血压。4.与由1级高血压降至正常血压者相比,血压长期(4年)维持在1级高血压者发生总心血管事件和脑梗死的风险均显著增加,HR(95%CI)分别为1.78(1.16-2.72)和1.94(1.14-3.30)。小结:在中国人群中,按2017 ACC/AHA指南定义的1级高血压仍具有较高的心血管发病风险,该部分人群应得到重视和适当的降压干预。结论:1.低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和低踝臂指数均为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且踝-肱平均动脉压比值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踝臂指数。2.baPWV增快是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女性和SBP<130 mmHg的人群。3.CHADS2评分是中国非房颤人群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4.在中国人群中,按2017 ACC/AHA指南定义的1级高血压者仍具有较高的心血管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