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互联网、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向人们输出大量的数据信息。想要“拨开”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掌握统计知识与分析数据已成为现在每位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与核心素养。“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同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十大核心概念,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重要形式。“统计与概率”鲜明的应用特征决定了它的内容、表现形式、教学方式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通过“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学生在“统计与概率”版块学习中,通过调查分析等一系列实践性作业,进一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对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实践中的作业设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可知,大多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的重要意义及价值。但仍存在部分教师对“统计与概率”作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教师选取作业素材与学生现实情境存在差异、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各版块知识的融合把握不当、以及教师对学生实践性作业评价单一无标准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上述问题是受学校、家庭、学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产生的,但就“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实施来看,教师在其中承担着关键性角色。小学数学教师欠缺“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的准确认识,缺乏作业的设计指导,以及忽视“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的评价反馈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立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运用弗赖登塔尔的“数学化”理论,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对现行的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进行优化:第一,教师准确把握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特征;第二,教师灵活设计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主题;第三,教师合理选取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形式;第四,教师开展多元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评价;第五,家校社区合作建立实践性作业的实施保障。通过以上策略,不仅可以提升教师设计“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的有效性,还可以使学生在完成“统计与概率”实践性作业中发展其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只有这样“多重”的设计、训练以及强化,才能使教师、学生透过复杂的数据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规律,运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