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凝胶是由水和聚合物网络构成的软质材料,在机械器件、智能材料、药物传递、组织工程、吸水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传统的聚丙烯酰胺类水凝胶的强度和韧性较低,限制了其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各种强化机制被开发来制备高强度水凝胶。水凝胶保持高强度的机制主要基于增大聚合物网络的交联密度,包括互穿双网络结构,纳米杂化交联剂、疏水缔合作用以及将多种强化机制结合。本文通过使用SiO2纳米粒子或化学改性的SiO2纳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凝胶是由水和聚合物网络构成的软质材料,在机械器件、智能材料、药物传递、组织工程、吸水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传统的聚丙烯酰胺类水凝胶的强度和韧性较低,限制了其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各种强化机制被开发来制备高强度水凝胶。水凝胶保持高强度的机制主要基于增大聚合物网络的交联密度,包括互穿双网络结构,纳米杂化交联剂、疏水缔合作用以及将多种强化机制结合。本文通过使用SiO2纳米粒子或化学改性的SiO2纳米粒子作为纳米杂化交联剂,与疏水缔合作用、互穿双网络结构等强化机制相结合设计研制了几种新型纳米复合高强度水凝胶。详细探究了 SiO2纳米杂化交联剂以及多种强化机制在水凝胶中的协同作用。主要工作如下:在常规的丙烯酰胺类水凝胶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 wt%~1.0 wt%,平均粒径50nm的亲水性SiO2纳米粒子制备了 P(HPAM/HMAM/SiO2)纳米复合水凝胶。水凝胶在45℃时的稳定时间从30天延长至90天,在第150天的脱水率降低了 28%,根据Sydansk强度编码系统,其最大凝胶强度从代码“F”增至代码“G”和“H”。其强化机理在于SiO2纳米粒子表面的硅羟基与聚合物链上的酰胺基及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增大了凝胶的交联密度,同时增加了凝胶网络中结合水的占比,有效提高了强度和稳定性。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SiO2纳米粒子降低了凝胶体系的总势能,增强了体系中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凝胶体系更稳定。为了防止亲水性SiO2纳米粒子团聚,用硅烷偶联法制备了疏水长链改性的SiO2纳米粒子(M-SiO2),以M-SiO2作为纳米杂化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NH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1-甲基-1-丙烷磺酸(AMPS)共聚制备了 P(NHAM/AA/AMPS/M-SiO2)纳米复合水凝胶,其最大压缩应力为0.82 MPa,分别是P(NHAM/AA/AMPS)水凝胶和P(NHAM/AA/AMPS/SiO2)水凝胶的2.15倍和1.51倍。在拉伸试验中,水凝胶的拉伸断裂长度为24.5cm,是初始长度的5.4倍。微观分析表明,M-SiO2纳米粒子在凝胶中分散性良好,且因疏水缔合作用进一步增加了水凝胶的交联密度,使其具有更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和优异的力学强度。以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作为改性剂,制备了烯基改性的SiO2纳米粒子(TM-SiO2)作为纳米杂化交联剂,通过两步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 TM-SiO2/PAM/PAA纳米复合水凝胶。当TM-SiO2纳米粒子的含量从0.2wt%增加到0.8 wt%,TM-SiO2/PAM/PAA纳米复合水凝胶的拉伸断裂应力从0.26 MPa增加到0.43 MPa,压缩应力从4.93 MPa增加到7.01 MPa。其强化机理在于PAM和PAA两个网络之间相互交联增大了水凝胶的交联密度,使其具有较好的能量耗散能力。TM-SiO2能够与聚合物基质形成更强的化学键,增强了水凝胶的网络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力学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PAA和PAM网络中的极性官能团之间相互作用,增大水凝胶的交联密度。引入TM-SiO2纳米粒子后,凝胶体系中分子间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使水凝胶的网络结构更稳定。进一步将TM-SiO2纳米粒子作为交联剂和乳化剂,采用微乳液聚合法与AM、AMPS 和海藻酸钠(SA)共聚,制备了 P(AM/AMPS/SA/TM-SiO2)凝胶微球。与P(AM/AMPS/SA)凝胶微球相比,TM-SiO2纳米粒子显著提高了微球的耐温性、耐盐性和耐酸碱性。在相同的剪切时间下,TM-SiO2的含量越高,微球的形貌保留的越完整。以微球作为吸附剂能够选择性的去除染料废水中的阳离子染料,去除率高达97.85%。在循环吸附实验中,微球五次吸附-解吸循环后仍保持完整的形状和高吸附容量,结果表明TM-SiO2增大了微球的机械强度,提高了微球的循环使用性。总之,将SiO2纳米粒子、疏水改性SiO2纳米粒子以及可聚合的烯基改性SiO2纳米粒子作为纳米杂化交联剂,分别通过氢键、疏水缔合以及化学键作用引入到凝胶基质中,并与其他强化机制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水凝胶的强度和性能。
其他文献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各种晶态分子基多孔有机材料不断涌现,包括: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多孔有机笼(Porous Organic Cages,POCs)、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和氢键有机框架(Hydrogen-bonded Organic Frameworks,HOFs)等。这些材料具有有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是花药角质层和花粉壁形成的重要成分。在花药和花粉发育过程中脂质代谢主要发生在绒毡层,脂代谢的紊乱常导致雄性不育。脂质代谢包括脂质生物合成和脂质转运。在植物中,虽然已鉴定到较多花药和花粉发育相关的脂代谢基因,但大部分脂代谢基因的功能尚未被深入解析。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鉴定到玉米中两个与拟南芥AtACOS5同源的脂合成相关基因ZmACOS5-1和ZmACOS5-2,它们
随着智能手机和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兴起,便捷、经济和易于操作的可穿戴传感器在健康监测、临床诊断和个性化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基于电化学、比色和荧光传感技术的可穿戴生物传感器能够对生物流体中包含的各种生化标志物进行无创、实时的动态监测,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这些可穿戴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柔韧性不理想、生物相容性差、功能单一或电子填
微流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材料合成领域大展身手,利用其低消耗、低污染、高度可控、可调谐,自动化等多重优势已经成功实现多种类型材料的可控合成,并且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大体系合成的难点问题(例如产物尺寸不均一、反应控制性差等),实现了对产物形貌、结构以及尺寸等参数的精准控制。微体系合成主要分为封闭式液滴微流控体系和开放式液滴体系,其中开放式体系因其易操纵、无通道限制等优势逐渐走进研究人员的视野。然而,微体
P92/G115马氏体耐热钢目前应用于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过热器、再热器、集箱、主蒸汽管道和再热蒸汽管道。在高温和内部超(超)临界的苛刻服役条件下,蠕变、氧化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材料的失效。为了保证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同时为材料的合金成分、微观组织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有必要对P92/G115马氏体耐热钢在近服役环境下的失效行为进行研究。本文系统地开展了 P92/G115钢在高温空气和过热水蒸汽中
有机磷衍生物(OPs)和三氟化硼(BF3)是常见的环境毒物,滥用和违规排放对于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传统的环境毒物检测方法一般依赖于大型仪器,存在操作复杂、费用昂贵,难以满足现场检测等问题。因此,建立稳定性好、专一性及选择性高、响应迅速且成本低廉的检测平台,对于OPs和BF3的环境污染水平监测及降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响应性的小分子及纳米材料,以水凝胶、试纸和棉
碱金属离子(Li+、Na+和K+)电池因为其高能量密度,近年来受到了很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然而,传统的碱金属离子电池通常基于无机电极材料,如碳材料或过渡金属氧化物,其通常表现出低的实际容量或依赖于稀缺的自然资源。因此,人们亟待开发其替代品从而开发高容量、低成本、可持续型电极材料。有机材料具有资源可再生、易于结构改造、环境友好等特点,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大多数有
线粒体microRNA(mitomiR)是一类存在于线粒体中的microRNA(miRNA),维持着线粒体Ca2+稳态、线粒体代谢、线粒体动力学与自噬、氧化还原状态等线粒体功能。MitomiR是新的疾病治疗靶点,其表达水平与细胞质miRNA无相关性,对mitomiR的精准成像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miRNA在肿瘤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由于mitomiR核酸序列短、丰度低等特点及线粒体精准递送的困
作为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破坏而产生伤口,伤口的快速愈合是皮肤和其他组织修复的一个重要过程。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环境中的细菌很容易侵入伤口,进而发生感染,导致伤口愈合缓慢甚至更严重的组织损伤。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本身可以通过释放具有抗菌活性的金属离子或有机配体,其次可以与细菌膜相互作用,或者通过外部光源刺激生成活性
在细胞中,DNA转录生成信使RNA前体(precursor messenger RNA,pre-mRNA),pre-mRNA经过可变剪接得到成熟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是生命科学的基本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变剪接是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异常剪接与一些疾病有关,如帕金森症、脊肌萎缩症、癌症等。研究表明,一种疾病是可变剪接过程中多种异常剪接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