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作为农业文明的重要产物之一,经历了漫长时光的磨砺,其文脉的延续、格局的演变、肌理的传承都体现了历史的厚重积淀。这种经过当地特有的物质、精神文化遗产积淀,形成了村民心中独特的“乡愁”,乡村也因此成为了“乡愁”的主要载体。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逆城市化的现象也开始逐渐出现,两者对乡村的规划建设都有着明确的需求,共同构成了乡村建设的动力来源。乡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一直备受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某些已建成乡村中,由于模式化建设造成了“千村一面”现象,不仅使乡村失去了自身的特色,还割裂了乡村历史文脉的传承。因此村民对于乡村的特殊感情——“乡愁”无处安放,使得村民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对新建成乡村的认同感降低。要想将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且拥有属于自身特色文化的村落,必须将“乡愁”融入到乡村规划设计与建设的过程当中。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乡村建设对“乡愁”的保护与利用经验的总结归纳,根据我国政策中对乡村建设提出的意见、建议,将我国乡村建设划分为启蒙、探索、全面发展、转型四个阶段。研究首先以“乡愁元素”的提取为切入点,在全国选取了120个村落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将村落中出现的“乡愁元素”进行研究,并根据“乡愁”的触发机制不同将其分为“物质类乡愁元素”与“非物质类乡愁元素”两个大类以及若干小类,根据出现频次的高低筛选出28种常见的“乡愁元素”作为母本,完成《“乡愁元素”评测问卷》的制作。然后根据南方与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进行对照分析“乡愁元素”出现频次差异的原因,进一步凝炼出针对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地理条件、不同民族习惯进行“乡愁元素”保护与利用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乡愁元素”在设计中的三种表达形式:保护利用法、类比利用法、固化利用法。保护利用法,主要针对村落中有历史意义以及文物保护价值的“乡愁元素”;类比利用法通过村庄村域、乡村建筑、公共活动空间、乡村景观,以及“非物质类乡愁元素”五个方面,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勾勒出一个完整而独特乡村形态;固化利用法,主要针对“非物质类乡愁元素”,根据感知途径与线索联想,将抽象的元素转化为可进行设计利用的符号化元素。为明确本研究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的作用,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张家口市张北县战海乡鱼儿湾村的规划设计,使“乡愁元素”与规划设计相结合。通过进行实际项目的规划设计来探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后续乡村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