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圣信仰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well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三圣信仰模式”是指以“一佛二菩萨”为中心所发展出来的宗教形式,既包含了相关的教义、意识与信念,也涵括了由此延伸出的实践行为与礼拜仪式。本文《佛教三圣信仰模式研究》旨在探究这套典范学习模型的实质内容,梳理它在中土模式化的历程及培养信众美德的宗教性机制。
   中土出现过许多一佛二菩萨组合,如:西方三圣、华严二圣、药师三圣等,从石窟到寺庙,从造像碑、佛龛到大藏经扉页图,触目可见。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供奉方式,却是佛教史上规模最大、造像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信仰模式之一。然而,佛教徒为什么要供奉一佛二菩萨?目前学界涉及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却不多见。论文首次对此课题展开系统性的剖析,尝试回答这个“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问题。本文在勘定所有三圣组别的特征之后,分出泛指型、经典型和结合型等三类型三圣,并整合文献与文物两方面的材料,从经典翻译、祖师解读、个人观行、集体礼忏,以及造像活动等五个方面,立体地探究“三圣信仰”的观念与实践结构,并综合五者梳理模式在中土六阶段的发展历程。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界定“三圣”一词的定义与演变。第二章剖析七大部关涉三圣信仰的大乘经典,理出三圣的原初形态,由此说明“三圣”并不是出于中土的恣意创造,而是源于佛教经典的严谨描述。第三章分析中土佛教徒对三圣法理关系的解读进路,并从中总结出“接引”、“探玄”和“明心”三条解读路线。第四章则从观行、礼忏与造像三个方面,剖析中土信众以三圣为中心,实现自我转变、提升与超脱的实践模式。文中还统计出一佛二菩萨造像数量的时代演变和地理分布。除了上述有关三圣完整信仰网络的篇章之外,本文还将“佛教圣者观”与“信徒美德培养”两个意念纳入思考框架之中,深究模式传递佛教圣者榜样和调动信徒自我提升的宗教性机制,以进一步说明由三圣所织成的宗教符号网背后的深邃本质。
   本文结论认为:究其实质,“三圣信仰模式”是一个以人为本、以三圣为典范、以“二元平衡”为方法、以“中道实相”为目标的美德养成系统。信徒供奉一佛二菩萨是为了效法外在三圣理想人格范式,开采自身内心品质,进而启发内在与三圣相同的美德,以完成自身的人生圆满状态。因此,“三圣”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数字“三”本身,而在于中土信徒运用“一主尊二胁侍”组合佛教圣者并运用它来概括经典的宗教初衷。以三圣为典范的学习模式具有化约经典、多重身份、多元选择与普遍适用等四大优势,因此,经历了从东汉初传、南北朝发展、唐朝全盛、晚唐五代转型与宋元明清承传等阶段,延续至今,成为拓印“佛教觉者观”于中土宗教精神文明的一块模铸,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了此方人士对圣人的定义,也成为中华宗教文化的基因。
   本文选题是从平常中见不平常,捕捉到许多学术界没有涉及过的新问题,提出了系统化的新观点,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理论意义。值此建立和谐社会、树立道德标杆之际,在中土这块三圣文化遗迹的所在地上,重新挖掘这个传统模式在提升精神文明上的现代价值,体现了本文的现实关怀。
  
其他文献
事实判断和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问题,反复出现在当代的道德论争中:就我国的价值理论研究而言,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休谟在其著作《人性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对那个著名段落的标准解释是:休谟主张一系列的非道德前提不可能蕴涵一个道德的结论。黑尔甚至称之为“休谟法则”。但是,休谟在那个段落中要表达的原意是这样的吗?如果不是,黑尔的这种阐释意义何在呢?麦金太尔认为,休谟并不是主张“是”和“应当”之间
学位
“乐教”这一教育形式,起源于远古时代“事神之道”的“礼乐之具”。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有“典乐”在氏族内部对“胄子”进行音乐教育,并经常重复性地举行以降神、事神为目的的祭祀乐舞活动。随着阶级社会的形成和国家的出现,氏族奴隶主阶层已经设置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机构。但夏商两代之“乐教”仍然在相当浓厚的“尊神”氛围之下进行着,在根本上还未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利用“乐教”来进行政治、道德、审美等方面的教育
学位
时尚产生于传统与求变之间的差异和张力。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序,传统的社会功能一般是遏制个体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的超范围欲求,这一遏制不论是软性的还是硬性的,其约束力都明显与人类欲求的无限性相悖,造成二者之间的差异。时尚作为人类欲求的一个反应,其主要特征是对旧事物的否定,这就导致了时尚文化中必然蕴含反叛性的因素。以往从文化方面对时尚的研究基本上持消极的态度,大部分集中在对其媚俗文化的批判上,或者把它归
学位
关于“个人应该为其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这个命题,在许多社会科学的论述中,俨然是一项视为当然的伦理假设。但在现今的金融实务运作中,却经常违反这个信念,本文主要阐述这类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未来该有的因应之道。  本论文除了前言与结论外,共分为五章。  前言部分概述金融活动对现代生活的重要影响,以及金融乱象的来由。  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和历史两条线索,说明在主流的自由经济的理论中,自始就回避对于”权力”面
学位
佛陀跋陀罗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天竺名僧,曾游学罽宾,后半生弘法于汉地的长安、庐山、江陵和建康等地。他在教授禅修和译经等方面取得杰出的成就,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本论文在广泛收集、认真整理和仔细辨析佛教典籍及相关史料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有的重要研究成果,对佛陀跋陀罗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本论文共有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佛陀跋陀罗的生平进行考辨,包括对佛陀跋陀罗
学位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西方文明对伊斯兰教传统社会产生冲击前,什叶派伊斯兰教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涵、演变和特征。其中主要探讨什叶派主流——十二伊玛目派的相关思想,包括伊玛目宗教政治领袖地位的确立和继承问题,什叶派宗教学者代理隐遁伊玛目职能的思想,什叶派对于世俗统治者的基本认知和立场。目的是阐述什叶派伊斯兰教传统政治思想对当代霍梅尼政治思想的影响,并论证什叶派与世俗政治的相互关系模式。  在将近千年的时间内
学位
堕胎是实践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堕胎问题本身体现着一种深刻的道德困境。在实践中,应如何解决这一困境,是本文要论述的核心问题。  除了导论和结论外,论文一共分为四章。  导论主要交代了堕胎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简要论述了堕胎的概念以及关于堕胎的争论。堕胎的道德性问题依赖于一种普遍主义的实践推理。康德的普遍法则为普遍的堕胎准则提供了很好的解释。然而,不管其解释如何,脱离了胎儿是否是
学位
在韩国哲学思想史上,崔汉绮因其以传统儒学思想为基础,吸收借鉴近代两方自然科学知识,建立独特而完整的“运化气学”思想体系,并从其独特的运化气学思想视角,对传统儒学和近代西方科学知识进行了重新的阐释和解读,以运化气学社会思想理论对人类本质的问题和社会体系的和谐,乃至世界与人类的和谐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撰写近干部专著,被称为代表城市平民利益的进步科学家、哲学家和朝鲜朝末期具有代表性的实学家。崔汉绮独特而完
学位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总结。人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  传统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伦理道德教化的国家,这种注重也表现在它对传统中国民众社会关系的关怀上。“人伦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国对“人伦关系”的注重,则体现于很早就已经开始的“人伦家教”——所谓“人伦家教”,则指“家庭”在教育其家庭成员如何认识、处理“人伦关系”方面的教育内容、
学位
本文《华藏世界:华严学的净土信仰--从东汉到唐宋》旨在梳理华藏世界成为中土佛教徒终极目标的历程。主要有两方面的收获:一方面在千年积淀中梳理出华严学的净土信仰丰富的变化历程。二方面是发掘其不变的宗旨。同时解答两个问题:第一、华严学本身的净土信仰是什么?与其他净土信仰(如弥陀净土)有何相关与区别?第二、华藏世界具备什么样的特质使其流传千百年,迄今仍备受信众崇敬?  学界向来关注的中国净土信仰主要有三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