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絮团系统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新型养殖技术被水产养殖界关注。一般通过添加碳源,刺激异养细菌同化反应来快速的去除氨氮,这要求大量的碳源添加和高水平的溶氧量,成本较高且管理难度较大。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通过硝化反应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不需要碳源添加且对溶解氧要求较低,降低了成本以及管理难度。本文探究了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在驯化过程中以及驯化成型后,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驯化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过程中进行凡纳滨对虾养殖,为期40天。养殖池规格(4.0×6.2)m,养殖水深0.8 m,有效水体19.84 m3,共9个。按照400尾/m3的养殖密度放养一定规格的健康凡纳滨对虾(体长3.9±0.94 cm,体重0.47±0.31 g)。养殖期间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先上升后下降,硝酸盐氮则持续上升,符合硝化系统的构建规律。养殖结束凡纳滨对虾存活率(36.16±0.32)%,特定生长率(3.63±0.00)%,产量(0.30±0.27)kg/m3 。结果表明在硝化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进行凡纳滨对虾的高密度养殖,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存活影响较大,不利于养殖的进行,建议将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构建完成后再进行凡纳滨对虾的养殖。 2、将异养型生物絮团系统驯化为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尝试利用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进行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并通过设置不同的养殖密度,来探究不同养殖密度下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水质情况的影响。实验设置了5个密度梯度,分别为600尾/m3、400尾/m3、300尾/m3 、200尾/m3 、100尾/m3。选择同一批标粗到一定规格的健康凡纳滨对虾(体长4.8±0.25 cm,体重0.98±0.16 g),按照密度梯度放养到养殖池中,进行为期45天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可以保证400尾/m3 以下(包括400尾/m3)的水处理效果,超过400尾/m3后水质情况下降,存活率降低。2、在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中养殖凡纳滨对虾,在 100~600 尾/m3 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大,且在300尾/m3 时生长最快。 3、在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中进行凡纳滨对虾养殖。养殖池规格(6.0×6.0) m。养殖水深0.9 m。有效水体32.4m3,共36个。按照2万尾/池的密度放养正大P5规格的凡纳滨对虾虾苗。养殖期间的总氨氮浓度较稳定,并未出现剧烈波动,浓度水平(2.84±0.68)mg/L 。亚硝酸盐氮浓度波动较大,但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其浓度水平(0.12±0.08)mg/L ,处于安全浓度范围。硝酸盐氮浓度在0~60天较稳定,60天以后有较明显的上升,整体浓度水平(49.51±5.54)mg/L。 养殖结束凡纳滨对虾存活率(41.45±0.16)%,特定生长率(6.60±0.01)%,产量(0.36±0.14)kg/m3 。结果表明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可以稳定高密度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水质环境,保证对虾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