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已呈现出区域性复合型污染的特征,引起科学家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区域空气质量模拟是研究区域大气污染形成特征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控制策略制定研究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区域排放源清单,本地化排放处理模拟和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为主体,搭建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模拟平台,并利用该模拟平台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开展了模拟与初步的校验研究。首先,针对珠江三角洲区域排放源清单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本研究以2006年为基准年,收集了大量的活动水平数据,尽可能采用本地区和国内的排放因子,估算了电厂、工业源和非道路移动源等排放清单,并结合本课题组在道路移动源和天然源清单研究成果,建立起了完整的珠江三角洲区域排放源清单。珠江三角洲地区2006年排放的SO2总量大约为67.35万吨,NOx为88.39万吨,CO为389.14万吨,PM10为67.46万吨,PM2.5为34.16万吨,VOC为116.36万吨。其中,火电厂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SO2和NOx排放贡献源,贡献率分别为49.6%和37.7%。道路移动源(机动车)为CO和VOC排放量贡献最大的排放源,分别占排放总量的67.4%和41.1%。扬尘源为最大PM10排放量贡献源,贡献率为37.7%,工业源为PM2.5排放的最大贡献源,占排放总量的35.7%。其次,以美国环保署开发的SMOKE模型为基础,基于编制的本地化排放源分类代码(SCC)、地区代码和建立的排放源时间变化特征谱及空间分配因子库等,本研究研制了适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本地化排放处理模型SMOKE-PRD,可快捷准确的排放源清单转化为区域空气质量模型如CMAQ需要的输入文件。最后,研究以Models-3/CMAQ模型为核心,搭建起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模拟系统。以2006年10月作为典型模拟时段,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进行了模拟,并开展了初步的校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搭建的Models-3/CMAQ模型系统能较好的模拟SO2、NO2、PM10和O3浓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大部分站点的模拟结果已在50%的误差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基本满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模拟和控制情景分析的需要。